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儒道双修的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膳厅之中,虽然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束缚,但是萧怀远、柳夫人、欧阳惠、萧方等人都为杜若能拜半圣王庭之为师感到由衷喜悦,萧瑞更是一直在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杜若。
至于杜若本人,能够拜越国半圣王庭之为师,她也十分高兴。一方面,如果能够得到半圣王庭之的指导,杜若本人的成就必然会更进一步,另一方面,有这样一位给力的师父罩着,杜若和欧阳惠的处境也就会更为安全,至少太师梁瑾是不敢在明面儿上得罪半圣王庭之的。
饭桌之上,心中带着愁思的,只有萧珂一人。两天之前,萧珂听说杜若准备从萧县令家里搬出去的时候,心中很是郁闷,直到今天午后,萧珂的心情才稍微好了一些:欧阳惠和杜若租住的地方离萧怀远的府邸只有一街之隔,况且杜若马上也会进入县文院读书,所以以后还是有机会和杜若见面的。
萧珂没有想到,越国半圣王庭之居然收杜若为徒了!一方面,萧珂为杜若能够拜半圣为师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自己和杜若之间的距离在逐渐拉大,在追求圣道的路上,他仿佛看着杜若越走越快,越走越远。
萧珂偶尔抬起头来,正好看到了坐在他对面的明眸皓齿的杜若,萧珂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他对自己的这种矛盾想法感到很不好意思。突然,一个更为沉重的打击向萧珂袭来:今天下午,就在自己家的会客厅里,杜若竟然跟第一次见面的岳川谈了很久!
萧珂一直认为,与其他闺秀相比,杜若的性格更为开朗,她的行为举止处处透着寻常闺秀所不具备的洒脱与利落,如此看来,杜若跟小师兄多谈几句也是正常的,不过是师兄妹之间的正常谈话嘛!
萧珂虽然想通了,但是心里还是对岳川充满了嫉妒。萧珂突然想到,如果岳川和杜若之间,只有普通的同门情谊的话,自己是不是可以……
想到这里,萧珂下意识地去看杜若,却看到对面的人已经离开了膳厅,他抬起头来环顾四周,却发现在自己抱着饭碗发呆的时候,众人已经用完了晚膳,膳厅里只剩下了自己和正看着自己笑的祖父。
萧方看到孙儿萧珂抬起头来看着自己,便笑问道:“珂儿,你今天怎么一直在发呆?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
萧珂红着脸看了看祖父,半晌才回答道:“孙儿并没有什么心事。”
萧方笑道:“这么说来,是祖父多心了?啊,我明白了,你是看到杜姑娘拜了半圣为师,觉得羡慕吧?”
萧珂听了祖父的话,赶忙回答道:“这是自然的,天下的读书人哪儿有不希望能够成为半圣弟子的?不过,祖父,我知道杜姑娘的才华,所以我不是在嫉妒,我只是有点羡慕她而已。”
说罢,萧珂就放下饭碗,红着脸离开了膳厅。
萧方看着萧珂离开的背影,忍不住轻轻叹息了一声,快步走到萧珂身边,轻声对他说道:“唉,你这个傻小子!”说罢,萧方就加快了脚步,把目瞪口呆的萧珂留在了身后。
回到房间之后,杜若首先拿出了半圣周弘轩所赠的端溪玉砚。手捧着装在锦盒中的端溪玉砚,杜若发现,这端溪玉砚果然与众不同,除了雕刻精美之外,砚石本身呈现天青色,微带蓝紫色,石纹细腻幼滑,石质致密坚实。
杜若使用《书典》查找介绍端砚的书籍,结果发现一本《端溪砚史》和一本《端砚的鉴别和欣赏》。
通过这两本书籍,杜若对端砚的了解加深了许多:老坑砚石主要由云母类(水云母)粘土为主组成,还有赤铁矿、石英、绿泥石、碳酸盐类,微量矿物有:电气石、金红石、黄铁矿等。赤铁矿呈微粒状,相对集中成环带状的晕圈时,则谓之为“火捺”。
老坑端砚的主要石品花纹有冰纹、金线、银线、青花、玫瑰紫、火捺、天青、蕉叶白、鱼脑冻、冰纹冻、天青冻以及名贵的石眼。较常见的石品是冰纹和金线、银线,其次是火捺。鱼脑冻(包括碎冻)和蕉叶白则是稀有的,非常难得。
“火捺么?”杜若拿起端溪玉砚仔细观看,发现砚身上果然有环状的晕圈,这晕圈色泽鲜艳,紫中带赤,应该是极为名贵的。
杜若发现,这端溪玉砚之上,有些地方像天空上洁白的云霞一般,欲聚还散。
这时,那本《端溪砚史》开始自动翻页,一段关于端砚上鱼脑冻的描写被划上了红线:“鱼脑冻如团团栾栾,澄潭月漾。”鱼脑冻“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
杜若心中十分欢喜:“这是?”很明显,这就是极为珍贵的鱼脑冻。
“真不愧是半圣,一出手就给了我这么贵重的东西。”杜若忍不住伸手抚摸那块端溪玉砚,但是端溪玉砚上方突然出现了一股强力的气流,杜若的手直接被那股气流弹开了。
杜若看着那块端溪玉砚,想道:“果然是一件文宝!”
这时,一股气流从端溪玉砚上散发出来,把杜若围绕在气流当中。
足足过了半晌,这股气流才慢慢散去。杜若吃惊地盯着端溪玉砚,因为端溪玉砚的砚堂上居然出现了一行小字:“大学士文宝,以汝之才,位至翰林,定可使用。”
“这是?莫非是砚台在跟我对话?”杜若明显吃惊不小。
像是在回答杜若一般,砚堂上又出现了一行小字:“万物有灵。”
看着眼台上慢慢淡去的文字,杜若突然想道:“既然万物有灵,那么在易主的时候,这块端溪玉砚想必是很难过的。”
想到这里,杜若突然觉得自己应该为这块可怜的砚台做点什么,于是,杜若捧着砚台走到书桌旁,把搁着端溪玉砚的锦盒轻轻放在了书桌上,然后取了一支毛笔,准备为端溪玉砚写一首诗。
经过一番思量,杜若选择了宋朝人张九成所写的《寄端砚与樊茂实因作诗以遗之》中的前四句,稍加修改写到了纸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