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中医学术思想阐述),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解表剂
凡以解表药为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的方剂叫解表剂。
本类方剂主要适用于外感表证。临床辨证一般表证有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两种,风寒者宜辛温解表,风热者宜辛凉解表。此外,若外感兼有气虚、阳虚者,当配伍补气助阳药;若外感兼有血虚、阴虚者,当配伍补阴养血药。从而达到扶正祛邪,使正胜邪去。所以方剂学常常把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和扶正解表剂三类。
解表剂类药性辛散,挥发性较强,故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功效降低或失效。服用解表药后宜避风寒。如外感风寒之表证,适当增加衣被以利汗出。解表发汗,以微汗出为度,以免大汗伤阴耗气。应中病即止,勿久服。阳虚自汗、阴虚盗汗、疮疡久溃、失血者不宜单用解表剂,若需要,加用扶正之品,以达邪去而不伤正之目的。
知识拓展
根据国务院的批示,从1979年1月1日起,全国中医处方用药剂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克(g)为单位的公制。十六进制与公制单位换算率如下:一斤(16两)=0.5kg=500g;一两=31.25g;一钱=3.125g;一厘=0.03125g。
麻黄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9g 桂枝6g 杏仁9g 甘草炙3g
【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用法】温服,服后加衣被取微汗,每日2~3次。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基础方剂。起病原因是由于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腠理闭塞,肺失宣肃所致。方中重用麻黄,其味辛微苦性温,入肺经,能发越人体阳气,达到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作用,为君药。臣药选择桂枝,既能加强麻黄发汗解表散风寒,又能温经散寒达到通经脉除身疼。喘是由肺气郁而上逆所致,麻、桂二药均能上行而散,故配以降肺气、散风寒之杏仁为佐药,同麻黄一宣一降,达到宣肺平喘之功。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桂,又能缓和麻、桂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而不耗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义。四药合用,表寒得散,肺气得宣,诸证自平。
【参考应用】本方为发汗解表的代表方剂。风热表证、表虚自汗等不宜用。临床医学中的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风寒表实证可以参考辨证治疗。
桂枝汤(《伤寒论》)
【组成】桂枝9g 芍药9g 甘草炙4.5g 生姜9g 大枣4枚
【功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用法】温服,饮热粥以助发汗,每日2~3次。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流清涕,干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缓。
【方解】本方是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常用方剂。本方证为风寒束表、营卫不和所致。方中桂枝辛温,解肌通阳、发汗解表为君药;辅以白芍敛阴和营为臣药,同时防止桂枝发汗太过而伤阴;桂、芍等量相配,散中有收,汗中寓补,一散一收,调和营卫,表里同解;生姜助桂枝以辛散卫分表邪;大枣助芍药养营,姜枣合用,又加强桂芍调和营卫之功,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效。
【参考应用】本方应用于表虚证,表实无汗、表寒里热等不宜使用。临床上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等属营卫不和者。
银翘散(《温病条辨》)
【组成】连翘30g 金银花30g 苦桔梗18g 薄荷18g 竹叶12g 生甘草15g 荆芥穗12g 淡豆豉15g 牛蒡子 18g
【功能】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用法】以鲜芦根汤煎汤,水煎服,每日2~3次;也可作丸剂、片剂。
【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症见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方解】本方为辛凉解表的常用方剂。方中金银花、连翘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为君药;同时两药气味芳香又可辟秽化浊,除在透散卫分表邪的同时,还兼顾了温热病邪易蕴结成毒及多夹秽浊之气的特点,又用于治疗温病初起。薄荷、牛蒡子辛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兼有解毒利咽;荆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温,解表散邪,此两者虽属辛温,但辛而不烈,温而不燥,配入辛凉解表方中,增强辛散透表之力,同为臣药。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开宣肺气而止咳利咽,同为佐药。甘草既可调和药性,又可合桔梗利咽止咳,为佐使药。本方所用药物均系清轻之品,故为风温平剂。综观本方配伍特点有二:1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荆芥穗、淡豆豉,既有利于透邪,又不违背辛凉之旨;2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相配,具有外散风热、内清热毒之功,构成疏清兼顾,以疏为主之剂。
【参考应用】本方现代常用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麻疹、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等辨证属温病初起,邪郁肺卫者。皮肤病如风疹、荨麻疹、疮痈疖肿,亦多用之。
桑菊饮(《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7.5g 菊花3g 杏仁6g 连翘5g 薄荷2.5g 桔梗6g 生甘草2.5g 苇根6g
【用法】水煎,每日2~3次服。
【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症见咳嗽,发热不重,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
【方解】本方为辛凉解表之轻剂。本方证为风温初起、邪伤肺络所致。方中桑叶甘苦性凉,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辛甘性寒,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共为君药并以君药命名;薄荷辛凉,疏散风热,助君解表;杏仁苦降,肃降肺气;桔梗辛散,开宣肺气,与杏仁相合,一宣一降,止咳平喘,是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共为臣药;连翘疏散邪气,清热解毒;芦根清热生津,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配,使在表之风热得以疏散,肺气得以宣降,故表证解,咳嗽愈。
【参考应用】现代常应用于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属风热犯肺者。临床上风寒咳嗽忌用,不宜久煎。
二、泻下剂
凡是以泻下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道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主要治疗里实证为主的方剂,称之为泻下剂。针对不同的证候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等四类。
应用泻下剂时要注意辨证选方,年老体弱,产后血虚,病后津液损伤者,虽然大便秘结,也不可专事攻下;孕妇慎用泻下剂,以防滑胎;服用泻下剂应该中病即止,不可久服;注意饮食调养,以免重伤胃气;服用泻下剂不宜过早服食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影响脾胃功能恢复。
大承气汤(《伤寒论》)
【组成】大黄12g 厚朴24g 枳实12g 芒硝6g
【用法】水煎,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溶服。
【功能】峻下热结。
【主治】
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证。下利稀水臭秽,便后腹痛满不减,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数。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属于里实热者。
【方解】本方为泻下之峻剂,有通便泻热之功,主要为治疗里热伤津化燥,与肠内糟粕搏结而成的阳明腑实证而设。方中以大黄苦寒泄热通便、荡涤肠胃为君药;臣药取芒硝咸寒泄热,软坚润燥;气滞不行,积滞不去,所以佐以枳实破积消痞、厚朴行气除满。四药合用,峻下热结。本方主证体现在“痞、满、燥、实”四字,“痞”是自觉脘腹有闷塞压重感;“满”是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燥”是指肠中粪便,既燥且坚按之坚硬;“实”是指肠胃有燥粪与热邪互结,而有便秘、腹痛拒按,或下利清水臭秽而腹胀满不减。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幽门梗阻,以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出现高热、神昏谵语、惊厥、发狂而见大便不通、苔黄脉实者。
本方为泻下峻剂,凡气虚阴亏、燥结不甚者,以及年老、体弱等均应慎用;孕妇禁用;注意中病即止,以免耗损正气。
知识拓展
中药大黄在煎煮的过程中往往都应当后下,因为其煎煮对成分及作用的影响甚远。大黄的主要成分有大黄蒽醌苷类和鞣质,大黄蒽醌苷类具有泻下的功能,但容易挥发,鞣质具有收敛功能引起便秘。后下可以避免煎煮较长时间而导致大黄蒽醌苷类挥发太过而影响导泻作用,反而会引起习惯性便秘。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9g 附子9g 细辛3g
【用法】水煎服,每日分两次服。
【功能】温阳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积腹痛。症见便秘腹痛,胁下偏痛,恶寒肢冷,脉沉而紧。
【方解】本方为寒实而结之证所设。方中用附子辛热以温里散寒止痛为君药;大黄泻下通便,荡涤肠道积滞为臣药;细辛辛温宣通,散寒止痛,助君散寒止痛为佐药。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性虽苦寒的大黄用于寒积之腹痛,主要是由于大量附子之辛热,苦寒之性被制约而泻下功能尚在。三药合用共奏温下之功。
【参考应用】现代常用于消化道溃疡、口腔溃疡、急性肠梗阻等证属寒实内结者。
麻子仁丸(《伤寒论》)
【组成】麻子仁20g 芍药9g 枳实9g 大黄9g 厚朴9g 杏仁10g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9g,每日分两次;也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病情酌定。
【功能】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脾约证。症见肠胃燥热,脾津不足,大便秘结,小便频数,或痔疮便秘。
【方解】本方为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芍药组成,多用于肠胃燥热便秘。主要由津液不足,肠失润滑,肠燥胃热则大便硬结不下,导致便秘。方中麻子仁性味甘平,含有植物油性滑润,起到润肠通便作用,为君药。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宣降正常则腑气得通,故选杏仁上肃肺气,下润大肠;白芍养血养阴,缓急止痛为臣药。大黄泄热通便,枳实、厚朴行气导滞共为佐药,以轻下热结,除胃肠燥热。蜂蜜甘缓,既助麻子仁润肠通便,又可缓和小承气汤(大黄、枳实、厚朴)攻下之力,以为佐使。综观本方,虽用小承气以泻下泄热通便,但大黄、厚朴用量俱减,又取质润多脂之麻仁、杏仁、芍药等,一则益阴增液以润肠通便,使腑气通,津液行,二则甘润之品能减缓小承气攻下之力。所以本方具有下不伤正、润而不腻、攻润相合的特点,共奏润肠、通便、缓下之效,使燥热去,阴液复,而大便自调。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痔疮术后便秘等属胃肠燥热者。本方虽为润肠缓下之剂,但含有攻下破滞之品,故年老体虚,津亏血少者,不宜常服,孕妇慎用。
十枣汤(《伤寒论》)
【组成】大枣10枚 甘遂 芫花 大戟各等份。
【用法】大枣煎汤,后三味药共研细末,每服用1.5~3g,以枣汤送服,每日1次,晨起空腹服用。
【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
1.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头昏目眩,或胸背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
2.水肿。腹胀水肿而形气实者。
【方解】本方为峻下逐水剂。方中甘遂善行经隧水湿,大戟善泻脏腑水湿,芫花善消胸胁水饮,三味为峻下逐水峻药,有小毒,合用药力较猛,故以大枣10枚益气护胃,缓和药性,使得下不伤正,达到峻下逐水之功。
【参考应用】现代常用于肝硬化腹水治疗。
三、和解剂
凡是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理胃肠等作用,用于治疗少阳病,肝脾不和以及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称为和解剂。根据治疗范围的不同,和解剂一般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三类。
和解剂的组方配伍,常是扶正与祛邪,透表与清里,疏肝与理脾,温里与清热等法并用。其特点是无明显的寒热之偏,性质平和,作用和缓,照顾全面。但必须认识到和解剂终究是除邪,调其偏胜的方剂,不可因其平和而用于疑似病例。
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柴胡12g 黄芩9g 人参9g 炙甘草6g 制半夏9g 生姜6g 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分两次服。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2.热入血室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解】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少阳半表之邪,疏泄气机之郁滞,为君药。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郁热,为臣药。柴胡和黄芩的配伍,一者升散,一者降泄,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邪气由表及半表半里,缘于正气本虚,故又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驱邪,一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和解清热,扶正祛邪之功。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溃疡等属邪踞少阳,胆胃不和者。因方中柴胡升散,芩、夏性燥,故对阴虚血少者慎用。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组成】半夏12g 黄芩、干姜、人参各9g 黄连3g 大枣4枚 炙甘草6g
【用法】水煎服,分两次服。
【功用】和胃降逆,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脉弦。
【方解】本方证主治肠胃不和,寒热错杂的痞证。方中重用辛温之半夏为君,散结除痞,又善降逆止呕。臣以干姜之辛热以温中散寒;黄芩、黄连之苦寒以泄热开痞。以上四味相伍,具有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之用。然寒热错杂,又缘于中虚失运,故方中又以人参、大枣甘温益气,以补脾虚,为佐药。使以甘草补脾和中而调诸药。综合全方,寒热互用使阴阳和谐,苦辛并用使升降复常,补泻兼施使虚补实泻,皆为本方的配伍特点。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者。本方主治虚实互见之证,若因气滞或食积所致的心下痞满,不宜使用。
四、清热剂
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主治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
根据里热证的病邪部位(在脏在腑)不同,发病阶段(气、营、血)不同,病变性质(虚实)不同而将本类方剂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热祛暑、清虚热等六类。
清热剂适用于表证已解,热已入里,或里热炽盛而未结实的里热证。故应用清热剂时要辨别热证的虚实、部位的不同而选方。清热剂内药物大都寒凉,久用易伤阳败胃,故用药时宜中病即止,不宜太过,必要时可配伍醒脾和胃之品。
白虎汤(《伤寒论》)
【组成】石膏30g 知母10g 甘草6g 粳米9g
【用法】先煎石膏,煮米熟,去渣温服,每日服3次。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方解】本方证由外感寒邪入里化热,或温病邪气传气分所致。方中生石膏辛甘大寒,专入肺胃二经,功善清解,透热出表,以制阳明气分内盛之热为君药。知母,苦寒质润,助石膏清肺胃之热,亦可滋阴润燥救已伤之阴津为臣药。石膏得知母,可增强清热生津之功,是常用的清热生津配伍结构。粳米、炙甘草益胃护津,又可防大寒伤胃之弊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四药相配,共奏清热生津,止渴除烦之功,使其热清津复诸症自退。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牙龈炎以及小儿夏季热、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属气分热盛者。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浮细或沉者;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等均不可误用。
清营汤(《温病条辨》)
【组成】犀角(水牛角代)30g 生地黄15g 元参9g 竹叶3g 麦冬9g 丹参6g 黄连5g 金银花9g 连翘6g
【用法】做汤剂,水牛角切片先煎,后下余药,每日服3次。
【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
【方解】本方是治疗温病热邪初入营分的代表方。邪热入营治当清营解毒,犹可透热转气而养阴。故方用苦咸寒之水牛角清解营分之热毒,为君药。热盛伤阴,用生地黄凉血滋阴、麦冬清热养阴生津、玄参滋阴降火解毒,三药共用,既可甘寒养阴保津,又可助君药清营凉血解毒,共为臣药。君臣相配,清营热而滋营阴,祛邪扶正兼顾。温邪初入营分,故用金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轻清透泄,使营分热邪有外达之机,促其透出气分而解,黄连苦寒,清心解毒;丹参清热凉血,并能活血散瘀,可防热与血结。上述五味均为佐药。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肠伤寒或其他热性病证属热入营分者。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组成】黄连9g 黄芩 黄柏各6g 栀子9g
【用法】煎服,每日分两次服。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热盛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疸;或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为泻火解毒的常用方。使用于热毒壅盛于三焦之证。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黄连清泻心火为君,兼泻中焦之火;臣以黄芩清上焦之火;佐以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清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引邪热从小便而出。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三焦之火邪去而热毒解,诸症可愈。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属热毒为患者。本方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或过量易伤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组成】龙胆草6g 黄芩9g 栀子9g 泽泻12g 木通6g 当归(酒炒)3g 生地黄(酒炒)9g 柴胡6g 生甘草6g 车前子9g(包煎)
【用法】水煎服。药房有丸剂成药,一般每服6~9g,日2服,开水送下。
【功用】清肝胆实火,泻肝胆湿热。
【主治】
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昏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等。
2.肝经湿热下注证。小便淋浊、阴肿、阴痒、妇女带下等。
【方解】本方是清泻肝胆经实火湿热的常用方。方中龙胆草苦寒清热,为泻肝胆经实火的专药,与栀子、黄芩相配,则泻火之力更强。柴胡疏肝解热,甘草解毒。再配泽泻、木通、车前子泻火利湿,使湿热从小便排泄。至于用当归、生地滋阴养血,寓泻中有补,使泻火之药不致苦燥伤阴,亦可以防止因肝胆实火而致耗伤阴液。
【参考运用】近代多用本方治疗急性结膜炎,急性中耳炎、鼻前庭、外耳道疔肿、急性胆囊炎、带状疱疹,高血压(属于肝经实火),以及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盆腔炎(属于肝经湿热下注者)。本方药多苦寒,易致伤胃,中病即止,不宜多服。
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组成】青蒿6g 鳖甲15g 细生地12g 知母6g 丹皮9g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用】养阴透热。
【主治】热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本方证为温病后期,余热不尽,邪留阴分不解而致。故方中青蒿芳香,清热透邪外出,鳖甲直入阴分,滋阴退热,两药合用,长于退虚热;知母、生地黄滋阴清热,丹皮凉血清热,共为佐药。上五药合用,达到养阴不留邪、透邪不伤阴的作用。
【参考应用】常用于原因不明的发热,麻疹后肺炎,肺结核,肾结核,小儿夏季热,妇科术后低热等
知识拓展
在使用清热剂时要辨别热证的虚实,临床医学中的肺结核、糖尿病等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在中医学的辨证中很多一部分是属于虚热证即阴虚发热,所以在治疗中应当养阴透热,而不是使用大苦大寒清热药物,导致苦寒太过,有害无益。
五、温里剂
凡用温热药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以祛除脏腑经络间寒邪,治疗里寒症的方剂,统称温里剂。
本类方剂多由辛燥之品组成,对于热证、阴虚证、真热假寒证不宜使用。并且用药应该注意体质和四时气候的不同,如果阴寒太盛,服热药入口即吐者,可以热药冷服或少佐寒凉之品。
理中汤(《伤寒论》)
【组成】人参6g 干姜9g 炙甘草6g 白术9g
【用法】水煎服,也可炼蜜为丸。
【功能】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证,症见腹痛,泄泻清稀,呕吐,不渴,或腹满食少。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缓。
【方解】本方温中祛寒治疗脾胃虚寒的常用方剂。方中以干姜温运中焦,祛散寒邪,振复脾阳为主药;辅以人参补气健脾,振奋脾胃功能;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而兼补脾和中,合用具有温中祛寒,补益脾胃的作用。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湿热内蕴中焦或脾胃阴虚者禁用。
四逆汤(《伤寒论》)
【组成】生附子15g 干姜9g 炙甘草6g
【用法】水煎服,生附子先煎30~60分钟,再加余药同煎,取药汁温服。
【功能】回阳救逆。
【主治】
1.少阴证。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致的四肢厥逆,冷汗淋漓,恶寒蜷卧,神疲欲睡,下利清谷,腹中冷痛,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弱等证。
2.误汗或大汗所致的亡阳证。
【方解】本方为回阳救逆的代表方。方中以附子大辛大热、温阳祛寒为君药;辅以干姜温中散寒,温经通脉,协助附子回阳救逆之力;佐以甘草温养阳气,并能缓和姜、附之过于燥烈,共成回阳救逆的方剂。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救治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急性胃肠炎、小儿消化不良等剧烈吐泻所引起的末梢循环衰竭。
六、补益剂
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主要治疗各种里虚证的方剂,称之为补益剂。补益剂可以分为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并补六类。
应用补益剂时需辨别病证的虚实真假,如有些患者本为实证,但表现为虚弱的临床假象,此时补益其病情加重。并且应注意脾胃的运化功能,正所谓“虚不受补”,所以常服、久服应适当配伍理气健脾,和胃消导的药物,使得补而不滞。补益药在煎煮时宜慢火久煎,服药时间以空腹或食前为佳,以利药物的吸收。
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去芦白术茯苓去皮各9g 甘草炙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div class="divimage"><img src="http://172.16.2.78/cartoon/book_file/1553/398411553/398412218/20140822150738/images/orig/image1.jpg" border="0" class="imagecontent"></div>
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方解】本方证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所致。故古人认为补气须从脾胃出发,也即脾土乃万物根本。方中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为君药。臣药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为补气的基本方。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组成】黄芪15g 白术10g 党参15g 当归6g 陈皮6g 柴胡5g 升麻5g 炙甘草5g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用法】水煎服。
【主治】
1.脾胃气虚证。症见饮食减少,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div class="divimage"><img src="http://172.16.2.78/cartoon/book_file/1553/398411553/398412218/20140822150738/images/orig/image0.jpg" border="0" class="imagecontent"></div>
白,大便稀溏,脉大而虚软无力。
2.气虚下陷证。脱肛、子宫脱垂、久痢、久痢、崩漏等,气虚乏力,舌淡脉虚者。
3.气虚发热。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虚乏力,舌淡脉虚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