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唐朝下来是哪个朝代谁灭了唐朝),接着再看更方便。
“笑面虎”符道昭自从投靠杨守亮后,起初见杨守亮对自己甚为重用,也曾经发誓要效忠于杨守亮,但自从诸杨对抗朝廷后,诸杨屡屡战败,他就意识到诸杨早晚必会败亡,心中大是后悔,就又有了改投他人的想法。杨守亮却不知他的想法,竟让他率军去迎战李茂贞。不想,符道昭一见凤翔军,就率领所部军卒投靠了李茂贞。李茂贞早就听说过符道昭之名,知道他骁勇善战,武艺超群,自然是喜出望外,当即就将他收作养子,更姓名为李继远。符道昭大喜,指天发誓道:“符某漂泊半生,今日才算遇见明主,符某定当誓死效忠明公!”李茂贞见其至诚,对其更加倚重。
此时,李茂贞共有六十多位养子,都将以上的就有二十二位,凤翔军中皆称之为“二十二郎君”。李茂贞见朝廷日渐衰弱,自己驱逐诸杨、占据兴元后,军力已是大增,野心随之膨胀了起来。不过,他心中也有一大隐忧,这就是西川的王建!王建自从占据成都后,帐下贤士满幕,战将如云,再加上他励精图治,西川已日渐强盛起来。李茂贞知道,王建迟早都会发军北上与他争夺兴元的。
新聘掌书记王超献计道:“闻听王建欲图东川,顾彦晖一直心有顾忌。自从宋道弼被杨守忠劫杀后,朝廷一直还未授予顾彦晖节度使节旄,主公此时正可主动上表,奏请朝廷再次颁旨,授顾彦晖东川节度使节旄,如此,顾彦晖一来会感念主公恩德,二来也想借助主公威势,必会与主公盟好,以共同对付王建。听说东川有雄兵十余万,足以对抗王建。”
王超,字弼臣,京兆人,去年登进士第后即主动投到了李茂贞幕中。因其足智多谋、文翰灵动而深得李茂贞信重,不久即用为凤翔掌书记。
李茂贞依计而行,遣使前往梓州。正如王超所料,顾彦晖自从王宗侃救了他一命之后,一直担心王建再图谋自己,也早有与李茂贞结盟的想法了。故而,李茂贞的使者一到梓州,顾彦晖就爽快地答应了。
王建闻听李、顾二人结盟,当时就明白了他们的用心,不禁大怒,当即遣王宗弼率五万大军攻讨利州。顾彦晖闻讯大恐,连忙向李茂贞求援。李茂贞当即遣符道昭率军救援东川,不想,符道昭不了解川中地势,刚刚进入东川境内,就中了王宗弼的埋伏,大败而归。顾彦晖闻讯,只好遣使向王建谢罪求和,并表示愿与李茂贞绝交。王建此时刚刚占据西川,既心惧东川兵众,又担心李茂贞兵强,心中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于是便顺水推舟地答应了顾彦晖,与其言和罢兵。
符道昭投靠李茂贞后,本想好好表现一下,不想,首次率军出战,即大败而归,心中甚觉窝囊。回军之后,即主动要求李茂贞治罪,但李茂贞却丝毫没有怪罪他,反而对他百般安慰,符道昭大为感激。
王超又献计道:“主公驱逐诸杨,厥功至伟,何不上表朝廷兼领山南西道节度使呢?”李茂贞大悟,便连连上表朝廷,先是奏请以其养子、心腹部将为凤翔、山南西道属内州郡的镇将,后来则干脆奏请自己兼任山南西道节度使。昭宗念其功高,一再让步,大多奏请都允准了,只是没有答允他身兼凤翔、兴元两镇节度使的请求。李茂贞不悦,一再上表奏请,昭宗无奈,只得准许他为山南西道兼武定军二镇节度使,并将果、阆二州划归武定军节制,而凤翔节度使则让宰相徐彦若充任。李茂贞仍不答应,屡屡给昭宗上表,向朝臣致书,辞语也越来越傲慢不逊。在给杜让能的书信中,他甚至有“陛下贵为万乘,不能庇元舅之一身;尊极九州,不能戮复恭之一竖”的指责,甚至还讥讽道:“当今朝廷但观强弱,不计是非。”
昭宗年轻气盛,李茂贞如此跋扈无礼,他如何能够忍受?一气之下,就要出兵征讨李茂贞,并诏命杜让能立即调度军马、粮草。杜让能一听就脸现惧色,谏阻道:“陛下登基时日尚短,国家尚未安宁,李茂贞近在咫尺,兵强势雄,是不能轻易与之构怨的。万一王师不胜,后果将不堪设想,到那时,将悔之晚矣!”
昭宗不听,愤愤地说道:“皇室尊严已日渐低微,朕之号令已连京师都出不去了,稍微有些志气之人都已无法忍耐,何况朕乃堂堂天子!朕宁可一死,也决不甘心做懦弱之君,任人凌辱。李茂贞之跋扈,已令人忍无可忍,如不征伐,朝廷尊严何在?老爱卿只管为朕征调兵将,筹措粮草,朕自会委任诸王领兵征伐,无论成败,朕都不会责怪爱卿的。”
杜让能满脸愁容,说道:“陛下如一定要坚持征伐李茂贞,也应该令中外大臣协力同心,共同完成圣上的志愿啊,微臣能力有限,实在是难以独力任职?”
昭宗不悦道:“爱卿位居辅臣之首,与朕可说是休戚相关,难道连你都要临事避缩、不敢承当吗?”
杜让能闻听此言,心中惶恐万分,连连叩首,泣道:“微臣惶恐之极!微臣又怎敢临事避缩呢?何况陛下欲行之事,乃宪宗之志也!只是,情事有所不同,形势有所不能!微臣担心,一旦事有不谐,微臣像晁错一样被诛事小,而不能消除七国之祸事大。既然圣上决心已定,微臣自当以死为之。”
昭宗见杜让能终于答应征伐李茂贞了,心中大慰。他此时巴不得早一点出兵,便命杜让能干脆留宿于中书,日夜计划调度用军事宜。就这样,杜让能在宫中没日没夜地忙碌了一个多月,连回家看一眼的功夫都没有。
崔昭纬自从拜为宰相之后,就开始内结宦官,外通藩镇,他见朝廷日渐衰弱,而李茂贞、王行瑜却日见强大,便密遣人与李茂贞、王行瑜联络,李、王二人自然是大喜过望,对其有求必应,经常以巨财相贿。此时,崔昭纬实际上已经成了二镇在朝廷的耳目,因此,昭宗、杜让能早上所议之事,二镇晚上就知道了,朝廷已毫无秘密可言!
李茂贞闻听昭宗将要起兵征伐自己,心中也有些不安,他知道,朝廷有数万禁军,虽说自己已有十余万大军,但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何况,一旦天子下诏讨伐,那自己就成了天下人人皆可杀伐的叛臣了,自己这个“鼠君”可就真成了过街老鼠了——诸杨之鉴,尚不远矣!他越想越怕,忙令在京的众党徒煽动百姓动乱,以阻止昭宗发兵。众党徒纠合了上千不明真相的百姓,拥到观军容使西门君遂马前,喊叫道:“岐帅无罪,不可擅兴讨伐;百姓无辜,不可使京城再度涂炭!”
西门君遂见势不好,一再推说道:“这是宰相的事,本使人微言轻,实在是力所难及!”
众党徒又率领百姓去拦截崔昭纬、郑彦昌的官轿,崔昭纬趁机说道:“此事圣上专任杜太尉,我等并不知情。”百姓闻言大怒,竟以瓦块、石头投掷两位宰相。二人抱头鼠窜,跑到百姓家藏了起来,连堂印、官服都丢失了。昭宗闻听之后,大怒不已,当即下令将带头闹事之人捉拿起来,拷问之后方知此事为李茂贞所主使。
昭宗原本心中也有些担心,怕朝廷禁军难以取胜李茂贞,此时他见李茂贞如此惧怕讨伐,知道他心怯,用兵征讨之意反而更为坚决了。京师百姓见此事已成定局,尽皆心中大惧,又纷纷逃往山谷中藏匿了起来,官府虽严刑禁止,但又怎能制止得了呢?
昭宗终于发兵了!他令覃王李嗣周为京西招讨使,率禁军三万护送宰相徐彦若前往凤翔赴任。
李嗣周率军离京西进后,当晚扎营于兴平。李茂贞、王行瑜闻报,立即合兵六万,屯兵于周至,以阻挡李嗣周。禁军大多是新近招募的市井少年,而李茂贞、王行瑜所率之兵大多是身经百战的精壮之士,因而,当李茂贞提兵进逼兴平时,朝廷禁军还没望见李茂贞的旌旗,就闻风溃散了。李嗣周大恐,仓皇地逃回了长安。李茂贞见状,原本提着的一颗心当时就放了下来,他实在没想到:朝廷禁军竟是如此不堪!竟连一战都不能。于是,心中再无顾虑,当即率军进逼三桥。
朝廷禁军败归的消息传至长安,京师当时就乱成了一锅粥,士民们尽皆四处奔散,留在长安的百姓则又重新围在了宫城门口,叫嚷着要诛杀主战之人。崔昭纬对杜让能一直心存嫉妒,早就有除掉他的心思了,如此良机,他怎可错过?遂趁机致书于李茂贞道:“此次用兵,并非圣上主张,全都是杜让能的主意。”
李茂贞信以为真,当即陈兵于临皋驿,连连上表列举杜让能的“罪状”,坚请昭宗诛杀杜让能。杜让能得讯后,竟主动入宫,向昭宗奏道:“微臣早有所言,李茂贞不可征伐。如今,果然被臣不幸言中!情势既已如此,为免京师再遭蹂躏,就请圣上速斩微臣,以解朝廷之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