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海上长城手抄报),接着再看更方便。
石像岛和国内的联系极为不便。电报根本就没有办法直接回复,距离实在是太远了。别看大功率的电报在这个时代名义上可以做到上万公里的传播,但是地球不是平面而是个圆球,实际上三五千公里已经是非常不稳定的了。
这就造成了石像岛和相距一万八千公里之间的中国大陆联系极为不便。貔貅号潜艇和石像岛十天半月没有联系是很正常的事情。
到了十一月,海抗军建立一个联络点,在马六甲海峡有了一个情报站。这个情报站是由林丽丽独自担纲的,之所以派林丽丽在新加坡负责情报传递,一则是林丽丽精通情报工作,二则英语和马来亚熟练很容易在新加坡找到合适的工作掩护,三来有其堂兄的帮助。
对于海抗军来说,通信的确是一个大问题,仅仅是在新加坡设立一个情报中转根本就不能满足需要。比较合理的方式是在太平洋中设立几个中继站点。
本来瑙鲁岛上李广建立了一个中转站,但是由于部队的撤离,暂时取消了。而且瑙鲁岛本身所处的位置也不够理想,和石像岛距离过远。在海抗军通信系统的规划中,石像岛以西两千多公里的法属玻里尼西亚群岛是一个不错的中转地。
而且此时波利尼西亚还是法国殖民地,如果掏钱购买一个岛屿实际上是花不了多少钱的,但是中间的操作极为麻烦。
和法国交涉困难,那么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在欧战开始之后,李广就派出了一个小组,远涉重洋到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建立一个中转电台。
之所以选这个地方,那是因为李广知道日本人在二战中是占领了瑙鲁的,到那个时候,失去了情报中转站,石像岛将会对战局一无所知,而且海抗军在南海的作战情况也将情报断绝。
虽然从地图上看,汤加王国并不合适。距离石像岛还是太远,如果能在法属玻里尼西亚获得一个中转地点,电报的往来将会更加有保障。
但是汤加有两个优点,第一这里设置大功率电台根本没有人干涉,这一点比情报中转站设立在澳大利亚或者新西兰要容易的多。
第二,李广印象中,汤加在二战中没有被日军占领。
等时间到了四零年初,李广才知道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汤加此时还处于一种半原始的社会,袁丑竟然从汤加女王那里花了五百英镑这种微不足道的代价买到了一个岛屿。而且是汤加的第四大岛屿,足足十多平方公里。
汤加女王并不是毫无见识的人,相反还算眼光长远,她把儿子送到澳大利亚读书,但是没有钱。一个王国没有钱,在二十一世纪简直是笑话,但是这个时代不是,那里没有矿产,没有对外交换的物资,的确是无法获得用来贸易的英镑或者美元的。
其实南太平洋许多岛国,一直到二十一世纪都可以购买到岛屿,不过不可能拥有主权,但是这个时代完全存在拥有主权的可能。袁丑何许人也,袁晔的二儿子,袁然的二哥。李广的眼中,这一家就是妖孽,全是人才。
袁然的语言能力就已经使得李广惊叹了,无论是西班牙语还是德语,法语,意大利语都溜顺,而袁然这个二哥可以做到一个月正常和汤加土人交流,甚至谈生意,简直不可思议。
汤加基地在四零年初就开始初具规模,袁丑在那里不仅和澳大利亚开始贸易,而且还接纳了许多中国的难民,更是建成了一个海军补给的港口。为海抗军的发展起到了极大作用。汤加对于海抗军来说极为重要,距离石像岛和中国大陆距离差不多,可以为海抗军潜艇和军舰提供支持。对于李广来说,汤加就是一个海外基地。至少可以把海抗军的出击路线缩短一半。
成为海军基地还需要时间,但是十一月底,电报中转功能已经启用。而且还为石像岛承担了两千难民,只要补充些资金,袁丑有把握使得这些人安居乐业。
为了保障汤加基地的生活和建设,李广投入十万美金改装了一艘四千吨干散货轮,专门用于汤加基地。一艘干散货轮建造只需要十万美金,但是要想改造的接近pjp号,能运输各种货物和人员,就需要十万美金的投入,实在是够花钱的。毕竟干散货轮缺乏水密舱等抗沉设施,运输贵重货物和人实在太不安全。为了使得汤加基地发挥效用,这种投入还是值得的。
实际上海抗军在汤加购买的这个小岛,比起石像岛更适合作为工业基地,这里距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不远,很多工业物资容易购买。但是海抗军暂时没有那么好的胃口,能把这个小岛建设成一个潜艇基地李广已经相当满意了。
随着汤加基地的作用体现,李广开始对法属玻里尼西亚群岛垂涎三尺,那个地方正处在汤加和石像岛中间,如果能设立一个基地,建造机场,那么飞机的航线将会从乌拉圭经过鲁宾逊岛,飞抵石像岛,然后到波利尼西亚,再飞到汤加,然后转到澳大利亚。
而澳大利亚可以直飞印度,然后到达中国。这样的话,如果要和国内交流最多只要四五天。而不是像目前这样得个把月时间。而且不像现在传递电报还需要看天气,天气差的时候,连电报都难以及时的传达接收。
而林丽丽到达新加坡后,传回的第一份情报就是马来亚丁加奴州日本的铁矿运输货轮出海。有了准确的情报支援,貔貅号潜艇轻松击沉日本商船。
林家社会关系广泛,能够获得的情报自然不会少,对于貔貅号的袭击行动无疑是有着巨大的帮助。往往是林丽丽的堂兄林谋胜一圈电话就能获得马来亚所有港口关于日本商船的信息,后来为了保密,林谋胜干脆雇佣了十多个华人青年分布于各个港口,每时每刻的关注着日本商船的动静。
这样一来,貔貅号潜艇的出击简直是如鱼得水,次次都不会落空。在貔貅号游弋马六甲的时间段内,日本商船被接连打击,马来亚对日本的商业往来陷入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