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穿越大汉朝),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川夫妻二人本就是做吃食的,手艺差不到哪里去。
再加上陈长生准备的食材也丰富,家里的灶间又宽敞,几口大锅同时开工,三个人一人掌勺一只锅,很快在午时前就做出了满满一桌子的菜肴。
“娘,我回来了!”三寿是第一个跑回家的。
人还在院外,他的鼻子早就嗅到饭菜的香气。
他闷头就往灶间冲去,“娘,今日做了啥好吃的?咋恁香!”
陈长生端着菜碗往外去,差点儿就被撞到了,险险躲开他的冲撞。
她笑骂道,“哎呀,看着点路!去洗洗手,马上开饭了!”
大福几人准备进灶间帮忙端菜,看到刘川一家也在。他们已是老熟人了,很快就自来熟。
八个人围坐在圆桌周围,眼前是丰盛的菜肴,比过年还要高兴。
陈长生简单介绍了刘川一家三口,又说明了他们来意,大家这顿饭吃得很是舒心。
饭后,刘川他们就拿着行李去工坊那边休息室休息了,陈长生也将院门落锁,母子五人乘着马车往县城方向去。
除了要采购大家过冬的衣裳,还要采买制糖厂里的东西,零零散散一大堆。
陈长生先去了成衣店,店里有成衣也有做售卖布匹的生意。
她不会女工,更不会缝补这样细致的活儿,所以选择直接买成衣。
给每个人都买了两身厚实的衣裳,布料也不用丝绸缎面那样太好的,干净整洁保暖即可。
等到了寒冬腊月,穿上保暖的秋衣秋裤再加上衣裳,就不怕冷了。
不过冬天穿什么鞋子她还没想好,老棉鞋暖是暖,就是样子有些丑。
不如买些料子和鞋底子回去,到时候去老宅请教下陈老太太,应该能做出几双像样的鞋子。
想到这儿,她让店内伙计又拿了些布料出来了,从中选了深色、酱色和年轻点儿的水粉色和浅橘色,这几匹布是拿去给老宅的。
深色给陈老太太,酱色给两个小叔子,水粉色和浅橘色是给柳氏和崔氏的,又再买了几尺料子准备做棉鞋。
制糖工坊里缺的东西只有杂货铺里有,从成衣店出来,陈长生又赶着马去杂货铺。
铺子里的掌柜对陈长生有些许印象,因她上一回来给每个孩子都发了小荷包。
像这样给孩子荷包的农村妇人是头一回见的,所以这次又见到她,掌柜的是格外的热情,亲自迎了上来。
“夫人,您今日过来是要买些什么?”
“我要买些厨房里面用的,锅子和勺子需要八套,木盆和木桶这些给我二十套。对了,还要细密的纱布,有么?”
纱布是用来过滤甘蔗汁,去除杂质后,熬出来的糖块口感会更绵密。
掌柜回应,“其他东西都有,纱布的话店内倒是不卖这个,不过我可以安排伙计帮夫人到别家采买,按原价给您。”
那掌柜的听到陈长生要八套锅勺和二十套桶和盆,心下以为是大户人家要办席面。
能和这大户人家攀上关系,以后就更好做生意了,是故陈长生需要什么东西,他都说能帮忙原价采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