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十国千娇笔趣阁未删减),接着再看更方便。
风中带来了春天的暖意,只有早晨才残留着一丝料峭春寒般的痕迹。老将王景与部下三俩人策马冲上了凤城外的一座土丘,迎风立马,饶有兴致地看着一队队行进的士兵。
不远处树上的花瓣,被风吹拂飘在空中,浅红的颜色为刀枪如林黑压压的部队点缀上了一丝柔美,钢铁洪流、桃花,力量与娇弱形成显著反差的意象,却在一时间自然地融为一体。
“喀、喀、喀……”整体比较整齐的沉重脚步声,就像这一场交响乐的主调,简单粗糙有节奏;其间还夹杂着衣甲刀兵碰撞的哐哐声、马的鸣叫,如同伴奏。听惯了这种声音的部将,脸上都出现了激动的神色;这种东西,勾起了武人最多的回忆、最多的感怀,是他们拥有一切的源泉。
王景远观虎捷军军容,叹道:“精锐都在禁军呐。”
旁边的幕僚说道:“郭都使到底太年轻,急功近利仓促冒进,要吃点亏才能醒悟。”
部将道:“秦岭中道路曲折难行,说好了只有半月粮,时间太短俺很难觉得他有什么建树。”
王景不动声色:“十五天内拿不下威武城,自然就退兵了,让他试试也好。”
幕僚听罢淡淡说道:“王公所言极是,郭都使带的禁兵,镇安节帅向训也不阻拦,王公也不好强令制止。”
……凤翔府官衙行馆中的客省使昝居润、似乎也很不看好虎捷军能在半月内攻陷蜀军城池,但他虽然参与军机,却不干预军务,什么也没说。得知虎捷军果真先期出兵,便写了一份奏书。
随从已在门外等待,昝居润再检查了一遍自己写的东西,确定所言属实没有妄断。
就在这时,他提起毛笔拿在半空,左手拈着胡须轻轻一搓,作沉思状。片刻后,他便快速地把毛笔放在砚台里来往蘸了蘸,在后面重新加上几行内容。主将王景没有制止郭绍请命急战之意。
……
凤翔到陈仓很近,虎捷军不到半天就全数抵达,再次扎营休整,等待军需和器械准备妥当。郭绍先没有理会诸将,而是招留守凤翔的罗彦环等人来见。
罗彦环和一个女道士到了临时当做中军行辕的宅子里见面。数月不见,郭绍一句寒暄都没有,径直问道:“唐仓镇等地可有异动?”
武将们也习惯这种直来直去的方式,罗彦环抱拳道:“末将在陈仓,前后五次见了唐仓镇过来的人。最后一次在本月初,唐仓镇数次增兵,目前驻军至少六千人以上,粮草军械不知其数。”
郭绍心下默记,又在脑海里寻思了一遍凤州北面的主要地方。他转头看向那个女道士,大约三十出头的年纪,脸上有点雀斑,倒是面熟之人。
女道士口齿清楚地说道:“我今天才回陈仓,罗将军让我一块儿来见郭都使,又听说圣姑也来了,便一起前来拜见。我们住在青泥岭庵,从今年正月开始到现在,几乎每天青泥岭都看见有大批军队经过;岭上难行,常常堵塞道路。我在庵后的山林里躲了几天,数了一下翻过青泥岭的人数。晴天最少通过一百八十六人,最多通过三百二十一人;雨天偶有数人翻过,最多二三十人。青泥岭上多雨,正月到三月有小半时间下雨,加上道路泥泞的时候,有一半时间难以行走……算来三个月内已经有两万人从青泥岭通过;粮食辎重不太好看清楚,有用骡马驮运的、也有推车的、还有担着走的,看起来很多。”
郭绍听罢心里大奇,古人肯定不懂什么抽样统计的方法,但恰恰女道士通过抽取几天的数目、然后进行平均叠加估算的法子异曲同工。又听她说话很有条理,口齿清楚,直觉这妇人一点都不笨,当下便专门问:“你叫什么名字?”
女道士答道:“回郭都使的话,我本来姓王,出家后叫白仙姑。”
郭绍点点头,又问:“青泥岭是陈仓道上的必经之路?”
白仙姑道:“青泥岭有驿馆,确是官道的必经之路。不过我从尼姑庵里得知,东边还有一条白水路,不过是一些逃犯和奸商走出来的小路,周围人烟罕至,又没有驿馆补给,通常人们是不走那条小路的。因此从兴州上来的蜀军都要翻青泥岭。”
郭绍当下便道:“罗彦环要随军打仗。白姑,你不必返回青泥岭庵了,留在陈仓据点,接应外面的细作,问清楚情况记下来。如何?”
白仙姑转头看京娘,京娘点点头。她便应答道:“是。”
郭绍遂让女道士退下,然后派人通知指挥使以上武将到厅堂见面。
等十六个虎捷军武将陆续到了行辕,郭绍带着身边的随从部将快步走进厅堂。众将纷纷抱拳弯腰执军礼,陆续言语道:“拜见郭都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