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暴雨中的蝴蝶),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孩子的魔法科学丛书——碎石丢向《暴风雨中的蝴蝶》
※※※
七曜之牙
※※※
高中时代,曾经在租书店中借到前半本的《枪血玫瑰》,现在想来依然大感怀念。前前后后,至少借了三遍吧。从一本小说而言,《gbr(gunbloodrosenecromancer)》无疑是本相当有趣的东西,而作为其续作的《暴风雨中的蝴蝶》同样如是。
到目前为止,单以设定的复杂度(平衡度不算……能把无限升级的亡灵法师当主角的东东根本说不上平衡的)以及各种文化结合的合理度而言,我看过的玄幻小说中最杰出的恐怕就是necroman的作品。《蝴蝶》一文,无疑进一步地丰富了这一奇妙世界的血肉。同时,在此文中,内裤门的恶搞魂依然无所不在地燃烧着(顺便感叹一下,多炮塔战记还真是很受欢迎呀),出场的各种道具几乎都有其出处,配合搞笑桥段确然效果显著。
文章第一卷中,necroman以相当隐蔽的方式让身为真正主角的两姐妹出了场,对此我不得不说,他的手法相当高明。之前各个场景中让人不解的部分,在身份揭晓的瞬间造成了“哇!原来作者的伏笔埋得这么高明”的效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我想用这句话形容再恰当不过。同时,作者对结构的把握能力也让我感叹:“回到过去”的套路,在如今的网路小说中已经相当泛滥。然而在作者的设定与技巧作用下,此设定本身便构成了一个悬念。
作为一本网路作品而言,《蝴蝶》无疑是极其出色的。然而,其含义并非它全无缺点——事实上,这本小说同样含有不少缺憾。对于设定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蝴蝶〉,但同样地,它也在不断地损害小说的表现力。作者不分场景的解说的确可以解决读者的疑惑,并且最大限度地向读者展示这个有趣而奇妙的世界——但是问题是,这些解说辞同样能够把一部很不错的故事片变成《discovery探索频道》。
也许我们该说回第一卷。作为连接《gbr》与《蝴蝶》的纽带,这一卷并未围绕奎拉希雅姐妹展开。无疑,这种手法很好地保证了作品的节奏,同时也是〈蝴蝶〉与〈gbr〉得以分隔的重要一环。但是作者似乎在这条路上走得太远了一些。第一卷的第一章主要讲述的是新大陆上两个民族间的争斗,同时引出蕾莎这一重要人物。除此之外?没有了。在此处占据重要戏份的两个异文化代表都在这章中挂点,并且之后也不象有太多作用的样子。其中的情节就目前看来,并未与后文产生什么关联,同时也对深化人物塑造毫无建树。整体看来,引入这段战争戏的确可以很好地表达文化冲突这一小主题,但对于大主题而言却是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的浪费笔墨。
necroman写作中的另一个缺点,则是缺乏对大场面的把握。对单个的人物掌控相当不错,但在写作大规模战斗时就显得力不从心。单对单战斗相当有可看性,但一旦牵涉到骑兵冲锋等真正的大场景,就总是欠缺了些什么。用记忆中一句有些不厚道的话来说,就是“高手打架,拉几万炮灰在旁边陪死,顺便烘托一下气氛。”对于无名的小兵,作者似乎并不打算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所以炮灰们的成就最多不过当当舞台布景罢了。基本上,在书中营造出厚重的沧桑感的大都是诗歌、“后世史学家”等静态场景,对战场肃杀的描写始终缺乏感染力,因而炮灰死再多,也不过是一个数字罢了。这种感染力的缺失,与其前作《枪血玫瑰》是一脉相承的。
时下网路小说的一大特点,是主角无敌。身周环绕着王者之气的猪脚带着一帮小弟遇神杀神遇佛灭佛……当然,necroman并未将自己的主角设定为无敌超人。若真的如此做了,恐怕小说也进展不下去了吧。不过从到目前为止的情节(包括gbr)来看,作者经常重复这样的套路:主角升级搭配敌人升级,每回出现的敌人总是比主角低一个或几个层次,刚好被吃的死死的。万事均在掌握的感觉固然很爽没错,但每次都如此就未免有些无趣。fss中天照尚且有失去力量的时候,主角偶尔遇到一次无法摆帅气ose的状况想来也会很有趣吧。塑造一个过于强大的主角的结果,通常就是周围的人物普遍苍白化。在〈gbr〉的后半部分,事实上这种倾向已经开始严重起来了。而在〈蝴蝶〉中,奎拉希雅姐妹还没有一个足够大的舞台来使用自己的力量——所以我对作者是否会再次犯下这一错误保留自己的意见。
最后则是一个疑问。“信念成为力量”似乎是gbr世界的法则,那么,为什么使用未发明的法术时会感到困难?耐门在前作中所说的话或者可以作为一条线索……“要有相信你的人”。在此处,或者也可以说是“要有相信这个法术的人”吧。他人的信念,是否可以成为支撑魔网的力量?又或者,纯粹是出于时空的强制力?其实我相当期待作者给出的正确答案。
※※※
necroman 在 2005-02-15 20:09:12 的评论设定这点可能是无救了……设定多了,其实是会变成一种癖好的。(流汗)想当初我也鄙视过永野护、士良正宗,但后来自己玩起这一套来也乐此不疲。设定狂的特点之一就是要求“内在逻辑完备”,所以设定了一个城的特点就要设定附近的地形,设定了地形就要设定历史,设定了历史就要设定组织,设定了组织就要设定强者……设定了以后,用起来就不太可能不作铺垫,然后莫名地解说描述长度就增加了。
至于“强者掌控一切”的问题,作者在写完gbr以后就在反省。所以,这次主要戏份不再是围绕着主角了,而是用尝试性的写法,散开的数条线索交错,每条线索象征一个小主题(男一号到现在还没出场呢……)。暴风雨中的蝴蝶这个标题本身,也就预示着历史相当程度上的不可控性。厄,老实说,准备采用的结构上有点抄《冰与火之歌》,主线索都是事件,然后用人物分角度展开,不过结构它就没版权啊,咔咔。(变成“多主角无敌”?流汗……)
大规模战斗的问题倒是满想讨论一下的。就我个人看其他作品的观感而言,我觉得塑造出一个莫名的新增小人物,或者是通过虚化描写来描述战争的气势,都显得有点假。前者会打乱叙事的节奏,后者则比较容易显得雷同。所以我最后就选择了重点人物切入外加真实化战术数据的方法。不知道楼主认同哪些作品的作法?我也参考学习一下^_^ 最后再把最后一个问题解答一下。“精神决定力量”确实是基础准则,所有设定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做的;所以,一个魔法定式用得越多,它就越深入一般人的心中,使用起来也就愈加容易;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创立新的定式的。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一夜之间所有智慧生物都认定“魔法是不存在的”,那么也就会变成一个没有魔法的世界了……也就是把“主观唯心主义”直接投射到物质世界的产物。
※※※
七曜之牙 在 2005-02-15 22:28:09 的评论
在我看来,“战争的气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或者说,与战争本身相比,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以一介参与者的身份而言,一点微小的差错便足以灭顶——这种近乎绝对的力量比,正是构成战争之真实性的最大要素。如果从一个军事家的角度描写战争,我们可能会看到何谓战争艺术(arcraft……爆,最近o玩多了);然而,若以战争参与者的眼光来看,就必然牵涉到流弹、飞溅的泥土、流淌一地的肠子、瑟瑟发抖小便失禁哭喊着想回家却依然被督战队赶上前去送死的新兵,如是种种。
战场上没有超人。
在一部真正能给人“这是战争!”印象的小说中,上面这句话几乎总是成立的。战争正因其残酷性和绝对性而造就紧张感和恐惧心理。也许你是预言中的救世主,然而在战场上,这毫无意义——你随时都可能被地雷炸断腿,被弹片划破肚皮,甚至被装甲车压成一滩肉浆。只要走了那么一丁点儿霉运,你就会死在路边,落得跟昨天见到的野狗一般的下场。
诚然,以小说的处理方法而言,渲染一下双方的总体气势可能是相当讨巧的手段,比方说“暴风般的骑兵”“黑云压城城欲催”之类。但这种手段通常只有在以第三者的眼光观察时才会有效果。我个人将之称为“旁观者的战争”。罗列数字,则是另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描写出的,是“军事参谋的战争”。如果想描写一个“士兵的战争”,使用以上这两种战争描述方式恐怕是不够的。最为实用的解决方式,在无数本小说中都已经使用过了——我主要指非玄幻类的书。“士兵的战争”需要的是—— ——细节!细节!细节!
弥漫的硝烟刺痛你的眼睛,山崩般的爆炸声袭击你的耳朵,战友在身边倒下。狗娘养的!那群兔崽子在冲锋!瞄准——射击!上刺刀——全体突击!
事实上,奇幻中的战争并不需要真正事无巨细的描写……但在摆出决斗的姿势前,我们至少不能忘记,有那么一群人正对这可怜的家伙虎视耽耽。一个作出决斗姿势的西欧骑士,很有可能下一刻就被人从马背上拖下踩到断气为止。nc们或许是比named弱,但至少不能变成当代武侠剧中“被轻轻碰到就一个后空翻倒地”的无名废柴吧?
最后f一下自己……恩,关于魔法使用难易度的猜测果然是正确的啊。大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