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第121章 言论 (第2/2页)

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接着再看更方便。

未来的文教院学术自由,前提是不能分裂国家和影响国家安全。

如果是后者,恐怕安全部门就会请大家喝茶了。”

“哈哈……”刘恢的话引来大家的一片笑声。

“文教院不该成为统治者的工具,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和思维,可以通过理论和实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我们要有超越祖先的气魄和决心,任何学说都要符合当代的实际情况,而不是一味用祖先的言论约束自己。”

刘恢的话可以堪称大逆不道,不过,在场的人却没人能反驳,因为他说的的确是实情。

这段话够在座的人消化一段时间了。

刘恢在大家惊愕的眼神中离开了,以至于大家还呆立当场。

不知过了多久。

“好。”

“这番话虽然不好听,但是犹如晨钟暮鼓。”刘洪并非迂腐之人,他长期在地方为官,深知百姓的不易。

到了辽东,刘恢的摊丁入亩让他大感意外。

郑玄捋了捋胡须,“哎,不小心收了一个如此优秀的学生。”

众人翻了翻白眼:

‘要点脸,刚才这话你敢教?你会教?’

“任重而道远。

我们也算开了历史先河。”管宁说道

刘恢也不想这样说,只是这个时代的人大部分太保守了。

思想保守是不利于发展的。

华夏几千年封建社会,汉朝其实还好,不算太保守,如果是明清,这番话说出来,基本死定了,那是一个动不动搞文字狱的时代。

在刘恢看来,自己为何非要迎合文化人?为啥不能改变文人?

刚回到办公室,国渊一身泥巴就进来了。

“子尼,你是滚到田里了?”刘恢打趣道

“殿下就不要嘲笑我了,刚回来,就赶紧汇报工作。”

刘恢依然倒了一碗豆浆给他。

“全部种下了?”

“种下了。”

“那就好,种了多少地?”

“总共种了7亩地。”

刘恢高兴的点了点头。

“师兄,这玩意儿今后就叫棉花吧。”

“好,一切听殿下的。”

棉花是他去年在青州郑玄的府邸,无意发现的,是郑管家种在府上的,管家心细,把种子全部收集起来了。

刘恢非常高兴,别人不知道,他太清楚了,这玩意儿简直是宝物。

不过,他知道,现在不能声张。

他私下给了郑管家两贯钱,对方高兴得嘴角都合不拢。

但是刘恢知道,整个辽东只有偏南方一点的沓氐、文县一带适合种植。

他把这任务直接交给了国渊去办。

国渊是个实干家,也是个老实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这也是刘恢选择他担任农业司长的重要原因。

“今年的曲辕犁、水车和沤肥技术推广如何?”

说到这个,国渊就一脸郁闷。

“殿下,曲辕犁推广很顺利,因为大家看到了他的实际价值,效率提升太多了。

百姓非常聪明,很快都造了出来。

水车因为目前他们并不急需,下一步也会造。

沤肥技术很多人不信。

不过,每个村都有试验田,等到丰收时,那时他们就知道了。”

人都是这样,只有看到实际的东西才相信。

刘恢点了点头。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夜神大人 我给天庭送外卖 一不小心非人类 青菲舰 就算次元壁被打破也不能为所欲为 魂瓶妖录 水浒话事人 上神难求 洪荒山河 在回忆中忘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