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念君欢),接着再看更方便。
成泰二十九年,由一桩**案沸沸扬扬扯进了大小好几个官员,闹得朝野多日不歇,不可以不说是一桩影响极大的丑闻。
而在这件事过后,傅渊的前途,也彻底毁于一旦。
但是当时更被人所可惜和津津乐道的,是荀乐、王勤、傅琨等人,傅渊年轻且尚无官身,人们谈及他的时候,也不过是一句“傅相公的长子”,他本该有什么造化,有多大出息,终究无人过问了。
从前的傅念君不了解傅琨父子,无法判断这件事的真假,但是这段日子以来,她也多少能够了解傅渊为人。
虽然他对自己很冷冰冰,也无什么友爱手足之情,但是他的清贵冷傲确实是长在骨子里的。
他不像崔涵之,会被愚昧的偏见蒙蔽双眼。
他能够很理智地做到就事论事,立身正直。
他以这样的标准约束自己,也同样以这样的标准看待别人。
起码这一点,就难能可贵。
就算他同样厌恶自己,可是在李夫人撺掇长公主陷害自己一事中,傅渊很快就能判断出孰是孰非,不多不少地给自己一点帮助,事后也断然地与糊涂的崔涵之划清界限。
傅念君看人不算太准,可也不算太差,傅渊这样的品行,这样的行事作风,就算日后不如傅琨,却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么一个人,怎么可能去和友人之妻***还是这么个复杂的魏氏。
这件事显然是一个计划长远的局,针对的是傅渊父子,还是荀乐父子,她不能确定。
可这件事里面每一个人都很关键。
郑端夫妻二人,大理寺丞王勤,举报告发王勤和傅渊的知谏院正言张兴光……
这件案子牵扯的人太多太广。
傅念君不由心惊,如果真的是有人安排,此人该有多强的手腕,才能算计到每一个人身上,严丝合缝,环环相扣,布这么一个一箭多雕的局。
她扶着额头,仅仅是通过记忆里的蛛丝马迹,一步步排查,确认这几个人的姓名,傅念君就花了太多功夫。
朝局复杂,她一个小娘子,不可能把每一个官员的底细都记得一清二楚,她唯有慢慢地想,细细地猜,才能逐渐把有关傅家的人一个个拎出来。
傅念君望着自己写的,纸上这些人的姓名,胸中一口郁气难抒,要找到陷害傅家之人,必须把这些人的背景全部排查清楚。
这太难了,这里的每个人,背景都不算简单。
那幕后之人,隐藏地太深,凭她的能力,根本查不出来。
想来也是,傅琨毕竟是当朝丞相,他的谋略和权势在朝中能与之匹敌的人也没有几个,若是太简单的布局,很可能很快就被他察觉。
所以要害傅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方必须步步为营,深藏不露。
傅念君苦笑,傅家到底是得罪了什么人啊,竟这般难缠。
——————————
这件案子是引用了历史上的真实案件,并非作者菌口味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