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穿越农家之唐九),接着再看更方便。
唐坤和张氏听的糊里糊涂的,怎么又扯到什么大和尚身上了,不是说小九呢吗?
“爹,什么大和尚,你们要把小九寄养到寺庙里吗,我不同意。”唐坤听差了,声音有点高。
“什么寄养,你给我闭嘴,听你娘说”,唐爷爷低声呵斥了儿子。
唐奶奶朝唐坤的方向看了看,虽然还是很黑,但是已经可以看到人的大概位置了。“小九四岁大的时候,我带着她去村长家旁边的大石墩玩儿,当时唐老六的老婆子和邓氏带着他们家的雅姐也在,还有几个婆子媳妇都带着孩子在,有个大和尚走过来,朝我们讨水喝,大师喝完水后,和大家聊了一会儿,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小女娃是个有福气的”,说完,就离开了。当时那群孩子里就我家小九和雅姐是个女娃子,而且大师也没说是哪个孩子是有福气的,就这样,后面的事你们也知道了,邓氏就认为大师说的是他们家的雅姐,就一直宣扬这事”。
唐坤和张氏是第一次听说这事,“娘怎么才告诉我们啊”,
“我根本就没当回事,一个出家人化缘喝了人家的水,说点好听的也是正常的”,唐奶奶是真的没当回事,才没说的,只是当笑话和唐爷爷说了一嘴,唐爷爷也没当回事。
“不对啊,娘,村长家在村中间,大和尚怎么化缘到村里面了,村头没有人给一碗水吗?还有,大和尚的水是村长家给的吧,村长家是个男孙,大和尚干嘛要说女娃子有福气,说不通啊,大和尚不会是个江湖骗子吧”?
唐坤左一句大和尚右一句大和尚的,听的唐奶奶脑子嗡嗡的,
“你给我放尊重点,叫大师”,唐奶奶现在想想,觉得大和尚是有点高深莫测了。
唐奶奶继续说道:“你问的问题我也问过大师,大师说,村头没人,他才来村里的” ,
唐爷爷等唐奶奶说完了,才道:“你们都听好了,大师的事情你们知道就好,不管咱们小九是不是大师口中那个有福之人,但肯定不是什么扫把星,更不是什么妖孽,以后她想干什么,你们也别拘着她”。
唐坤夫妇听了这些话,是放心了,尤其是张氏,在觉察到唐九的不对劲后,是什么都想过,也曾想过这个孩子会不会给家里招祸,现在有了大师的话,她是安心了。
妖魔鬼怪唐家人是不信的,但是烧香拜佛的事还是会做,也很尊重出家人,认为他们是智者。
第二天,张姥爷和三舅张迎又来唐家商量腐乳的事:“大伯,伯娘,我们想着以后就都从二叔家买豆腐做乳豆腐,咱们在县城寻好铺子后,如果卖的好的话,就走大单货,散货就给二叔家来做,你们看如何”?
张姥爷听唐九也把霉豆腐叫豆腐乳,所以,就都统一叫乳豆腐或者小豆腐,张铁牛家都把豆渣饼改成豆饼了,什么霉啊,渣的,不好听。
唐爷爷听了点头,“就这么办吧,铁牛兄弟家这些日子一直在镇子里和县城卖豆饼,让他们先来卖,是最合适不过了。”
接着,唐爷爷又说了,“老张,三小子,这个乳豆腐以后就是你们家的了,具体怎么做,你们自己决定,不用和我们商量。”昨天,唐家人商量过后,决定把豆腐乳送给张家,他们不掺和了。
张姥爷听的惊的站了起来,“五哥,你这是要白白的送给我们的意思?这个我们可不能要,这可是能留给子孙的家业”。
张姥爷不同意,唐爷爷笑了,“什么我家做的,小九不也是你的外孙女,再者,这个乳豆腐以后能卖成什么样,就看老三的本事了,我们家现在有河道里的鱼,银钱足够了,你家人口多,又有两个在县城,一个在读书,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张迎也是说两家一家一半,唐爷爷是怎么都不同意,还说,这份生意让他们家先做着,以后如果再有什么营生,两家再合股。
看着几个人争论不休,张姥姥是拍板了,就按唐爷爷讲的办吧,如果真的赚了钱,拿出两份给云姐和小九做嫁妆就是了。大舅母赵氏和二舅母姚氏是很感激唐家的,虽说他们的男人在县城里有个差事,可是俸禄并不多,大舅张达作为班头,有点油水外,是啥正经的营生都没有。不过,当初成亲的时候,张姥爷就掏了家底给大儿子在县城买了一个带院子的房子,所以,大舅的日子还过的去,家里还雇个浆洗做饭的粗使婆子。
二舅张远则可怜了,在司兵所里,啥油水没有,那点俸禄都不够让他们一家在县城生活的,所以,姚氏一直带着孩子住在村里。
卖鱼和虾赚了不少银钱,张姥爷准备在县城再给二儿子买套房子,因为没有其他生计,就一直拖着没买。
现在好了,不但老二的房子可以买了,也能直接把老三老四的房子给买了。
生意的事谈妥了,张姥姥带着两个儿媳妇一起去学着做乳豆腐,张迎则是直接去县城找张达,一起寻房子铺子了。
张姥爷离开唐家,转身就去了张铁牛家,现在是张铁牛在家里做豆腐,他家二儿子挑着豆腐和豆渣饼在镇子上卖。
古槐村离县城牛车大概两个时辰的路,汪氏就带着三儿子每天坐村里古老头的牛车去县城卖,虽然很辛苦,但是看着钱袋子渐渐的鼓起来了,他们一家人是有使不完的力气。
“老二,在家呢”,张姥爷在篱笆院子外面喊了一嗓子,张铁牛和几个在家的孩子正在挑黄豆,
“铁山哥,快进来”,张铁牛赶紧起身开门把张姥爷迎了进来。
看着他们挺忙,张姥爷也不罗嗦,直接说明来意,张铁牛都惊了,“铁山哥,你说的是真的,以后真的一直在我家买豆腐,还让我们做你们的新营生”?
“你坐下,别激动,至于买多少豆腐现在还不确定,那个新的乳豆腐现在还没有大量的做出来,至少得一两个月才能定下来,先和你讲一下,看看你们愿不愿意”?
“愿意,愿意,这么好得事怎么不愿意呢,你和唐家有什么好事都拉扯我家一把,我们都记着呢”,张铁牛说着说着眼睛就红了。
张姥爷看不得这个,“一个大男人哭什么,以后生意肯定越来越好,你家现在也有些银子了,重新盖个瓦房吧,虽然很费银子,但是省事,泥屋每年都要修,也是要花钱的。另外,再建一个豆腐作坊吧,也是个正经的营生”。
“欸,我听铁山哥的,已经准备建房了,就在老屋子后面盖大瓦房,这个老屋子我们就拆了建豆腐作坊”。
张姥爷说完后,又指着张家的几个年纪小的孩子和张铁牛说道:“把几个小的送去私塾读书吧,不一定非得考功名,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了,能识几个字以后也能帮衬到家里,就算出去找工,识字的话,都能拿到比别人高的工钱。而且识字还能明白事理。几个小子下学回来教大的认字,桂姐也跟着识字,将来也能嫁个好人家。”
他们也能去读书了,张家大大小小的孩子听了很高兴,以前他们总是羡慕汉哥和村长家的孙子能够去读书。现在他们也能去读书识字了,这可是很体面的事。
张铁牛只想着做豆腐,豆渣饼赚钱了,是没想过要送孩子去读书。听张姥爷这么一说,是当场立即表明让三个小的,一个十一岁,一个七岁,小老七只有五岁,都去送去林家村去读书。让他们好好学,回来教哥哥姐姐们。
晚上,汪氏和两个儿子回来后,知道家里将又有新的营生,是高兴的不行。这一个月的豆渣饼可是赚了些银子,连带着他家的豆腐都比以往卖的多了,心里想着以后就跟着唐家张家干了,看看,人家不要的豆饼都能让他们攒下不少银子,知道三个孩子去读书后,也没有舍不得银子。
唐九、唐爷爷,唐坤是几个人鼓捣了几天,终于给两口井都装了一个手摇的辘轳,这样打水省了不少力,也安全很多。张氏试了几次,是狠狠的夸了唐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