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第三章 血洗 更换皇帝 (第1/2页)

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接着再看更方便。

事情还得从李弘之死说起。

有证据表明,皇太子李弘去世前,高宗皇帝是曾经打算让位于他的。这当然多半因为天皇的状况越来越差。李弘去世前一个月,他甚至由于病重而不能临朝,萌生禅让的念头应该就在此时。没想到,儿子却比他先走一步。高宗只好追谥李弘为孝敬皇帝,算是兑现了自己的诺言。[22]

则天皇后却五味杂陈。

没错,十五年来,政治已经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比跟体弱多病的皇帝相处更能让她兴奋。因此,她并不喜欢什么禅让。皇帝变成太上皇,她就只能是太上皇后。太上皇后也可以坐在嗣皇帝后面垂帘听政吗?对不起,没这一说。[23]

是啊,皇帝都退休了,皇后还赖在朝廷?

那还不如做皇太后,甚至太皇太后。

不过这样一来,被杀的就该是李治。谋杀李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弘死了还有贤。贤儿已经二十一岁,还耳聪目明年富力强,谁知道高宗会不会让位给他?因此,最理想的状态是皇帝和太子病而不死,所有的政务都交由天后。

这才是武皇后的如意算盘。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弘还是死了,贤则顺序接班。这就给了历史一个缓冲期,也给了天后一个机会。李贤继位太子不到一年,病情加重的高宗鉴于贤儿经验不足,竟然异想天开地提出要让武后正式摄政,甚至让她做皇帝。

此刻,大约是上元三年(676)四月。[24]

宰相团震惊。见过出格皇帝,没见过这么荒唐的。中书令郝处俊和中书侍郎李义琰(读如演)明确表示反对,理由则有两个:一,男主外,女主内,不能颠倒。二,天下是列祖列宗的,不是李治自己的,岂能私相授受?[25]

中书令是当然的宰相,李义琰也是新任“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国务委员。他们以中书省正副长官兼现任宰相的身份一齐亮出红牌,而且反应强烈,高宗不能不三思。[26]

逊位之事,也只好不了了之。

没有任何记录显示武则天持什么态度。但以她政治嗅觉之敏锐,不可能毫无想法。这件事至少告诉她,原来掌权并不一定要靠垂帘听政,还可以自己当皇帝。只不过,不要说称帝,即便代理皇权,宰相团和太子党都不会同意。[27]

很清楚,公开摄政有人反对,自己称帝更加不行。既然无论如何都会引起反弹,也既然反正要跟那些反对派和死硬派决一死战,那么武则天该作何选择?

当然是自己当皇帝。

因此,她看李贤的目光,便大不同于看李弘。李弘只是不够听话,李贤却是敌人的棋子。实际上两位出身名门的宰相已对高宗表明:陛下应该谨守宗庙,传之子孙。言外之意也很清楚:就算需要有人摄政,那也该是太子李贤。

李贤已经成为绊脚石。

也就在这时,明崇俨开始兴风作浪。这个自称会算命的家伙说不定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由于不足月,也由于出生在数九寒冬,而且是在去昭陵的路上,真李贤很可能在生下来那天就死了,高宗与韩国夫人的私生子则被抱过来冒名顶替。至于武则天是否被蒙在鼓里,不得而知。[28]

我们知道,明崇俨这类人物,是最擅长打听隐情或制造传言的。不难想象,武则天听他说出李贤为什么不堪承继时是什么感觉,何况李贤还挡了她的路。总之,无论如何李贤都必须被废,问题仅仅在于被废和被杀的时间。

这就要排出详细的时间表。

◎公元671年至684年有关事件一览表<ta*le> <t*ody><tr> <th scope="col">年份</th> <th scope="col">年号</th> <th scope="col">月日</th> <th scope="col">事件</th> </tr> <tr> <td rowspan="2">671</td> <td rowspan="2">咸亨二年</td> <td>正月</td> <td>皇太子李弘在长安监国</td> </tr> <tr> <td>同月或稍后</td> <td>李弘为两个姐姐主张权利</td> </tr> <tr> <td>674</td> <td>上元元年</td> <td>八月十五</td> <td>高宗称天皇,武后称天后</td> </tr> <tr> <td rowspan="4">675</td> <td rowspan="4">上元二年</td> <td>三月</td> <td>高宗病重不能临朝</td> </tr> <tr> <td>四月七日</td> <td>赵妃被发现已经死亡</td> </tr> <tr> <td>四月二十五日</td> <td>皇太子李弘卒</td> </tr> <tr> <td>六月三日</td> <td>李贤继位为太子</td> </tr> <tr> <td>676</td> <td>上元三年</td> <td>四月</td> <td>高宗提出逊位于武后</td> </tr> <tr> <td>677</td> <td>仪凤二年</td> <td>不详</td> <td>明崇俨入宫供职</td> </tr> <tr> <td>679</td> <td>调露元年</td> <td>五月</td> <td>明崇俨被杀</td> </tr> <tr> <td rowspan="2">680</td> <td rowspan="2">调露二年</td> <td>八月二十日</td> <td>李贤被废为庶人</td> </tr> <tr> <td>八月二十一日</td> <td>李显(李哲)被立为太子</td> </tr> <tr> <td rowspan="2">683</td> <td rowspan="2">弘道元年</td> <td>十二月四日</td> <td>唐高宗卒</td> </tr> <tr> <td>十二月十一日</td> <td>李哲继位</td> </tr> <tr> <td rowspan="5">684</td> <td>嗣圣元年</td> <td>二月六日</td> <td>李哲被废</td> </tr> <tr> <td rowspan="3">文明元年</td> <td>二月七日</td> <td>李旦为嗣皇帝,改元文明</td> </tr> <tr> <td>二月十五日</td> <td>武太后临朝称制</td> </tr> <tr> <td>二月二十七日</td> <td>李贤被杀</td> </tr> <tr> <td>光宅元年</td> <td>九月六日</td> <td>改元光宅,全面改制</td> </tr>

</t*ody></ta*le>很清楚,从高宗提出逊位于武后,到明崇俨被杀,正好三年。这家伙入宫供职,则不早不晚正在第二年。此后李贤的身世之谜就成了皇后和太子的心结,太子买凶杀人也未尝没有可能。之所以没有立即处分,也许是为了避嫌,尽管后来还是扯出了这起谋杀案,结案罪名却是谋反。

至此,母子二人大约都已心照不宣。无论李贤是武后的亲儿子还是养子,他都没有继续担任太子的可能,但应该还能保住性命。之所以仍然被杀,是因为出大事了。

大事就是高宗驾崩和新帝被废。

高宗当然是病故。弘道元年(683)十月,他的病情已经严重到头痛欲裂双目失明,御医针刺之后才稍有好转,但挨到十二月四日还是撒手人寰,享年五十六岁。他留下的遗嘱共三条:太子继位,丧事从简,大事不决者问天后。[2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哑妃倾城 三国无赖战神 无上狂尊 魂之猎 特警为后:误惹妖孽七皇子 妖孽皇妃 穿越重生:黑女无敌 穿越之大秦帝国 陛下何弃疗 这个文字冒险游戏绝对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