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第六章 铲除秦桧之祠 (第2/2页)

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南园梦华),接着再看更方便。

族长这才诚惶诚恐地答道:“大人息怒,本族乃桧公远房分支,桧公所为,后辈小人也所知无多,更无干系。”

朱熹鄙夷地扫了他一眼,“秦老贼生前窃居相位,死后配享庙祀,黑白颠倒,天理难容!本官将上奏皇上,夺去其爵位和封号,还岳将军一个公道。今日,汝等在荒歉连年之际,不但未放粮赈灾,尚在这此欢谑恣乐,花天酒地,实属有违法度,尔等知罪否?”

族长和乡绅们慌忙请罪,吩咐撤去宴席供品,并把秦桧的画像和香炉也撤了下来。

朱熹气汹汹地走出祠堂,忽又转身怒视秦桧祠,愤慨地说:“永嘉乃礼义之地,若还容秦桧祠堂长留于此,何以为训?不尽快毁之,何以平天下百姓之愤!”

当晚,朱熹写了一封《除秦桧祠移文》给永嘉县令,令其明日即将秦桧祠夷为平地。

永嘉知县早怀拆秦桧祠之心,只是畏于此地秦桧家族人数甚众,一直不敢动手。现有朱熹移文,第二天天一亮,他就带着众衙役,放火烧掉秦桧的画像和牌位,推倒祠堂。顷刻间,显赫一时的秦桧祠成为瓦砾废墟。

待到赈粮运抵永嘉县各赈济场后,众乡民不再出外逃荒,朱熹才放心地离开了永嘉县。

听罢,范祖亮伸出大姆指:“朱老夫子此事做得好,大快人心,应该点赞。”

范祖亮又问:三哥,关于夫子的事,民间流传不少。你听说过朱熹与胡丽娘的故事吗?

知道一些,你听说的是什么内容,说来听听。

朱熹在建阳为母守孝,住在寒泉精舍,这里奇峰秀水,丹岩翠壁,一道道瀑布从天游峰上“哗哗哗”地流泻下来,像一片片雪花撤落在泉水里。山坡上长满丛丛青青的岩茶,山风吹来,清香扑鼻。清隐岩下有个不大的石洞,酷热盛夏,在此纳凉,十分畅快。朱熹在寒泉精舍专心做他的学问,饿了吃一块冷地瓜;渴了喝一杯浓茶;冷了跺跺脚取暖;困了舀一瓢泉水洗脸提神,经常熬到深夜。

日落月起,花开花谢。朱熹独居深山,冬去了,春天又来了,月缺了,十五又圆了。在孤蚀寂寞时,更加怀念起早逝的妻子,把盏对着明月,借酒来浇愁。

一天黄昏,日头刚落山,朱熹正对着满天的晚霞吟诗作赋,忽然听到门外传来“先生,先生”的呼唤声,忙出门一看,但见岩洞外的独木桥上,站着一位美丽女子,正笑吟吟地朝这边走来,那女子一步一颤的,震得独木桥吱扭吱扭地响;忽然,朱熹看那女子脚下一滑,差点儿绊倒,就急忙上前,扶着她从桥上走了下来。

“你是何人,家住哪里,为何来到此地?”

“我姓胡,名叫丽娘,家住在五曲河对面。因仰慕先生的才学,特来拜夫子为师,请受学生一拜。”丽娘望着朱熹,一边说着,一边就向他施礼参拜。

停,停,不用再讲了,这些与我听说的大同小异。纯属一派胡言,是有人存心编造,用来贬低夫子的。谁都知道,在服丧期间,禁忌很多,比如不走亲访友,不集会,不浓妆艳抹,不饮酒作乐,夫子是道德大家,怎么可能与其他妙龄女子同处一室,更何况,他还有如蔡纪同等弟子在侧。

也不一定是有人想抵毁夫子,可能是民众对夫子痴心治学的一种理解吧。

此话怎讲?

你想,普通民众的生活无非是吃得饱穿得暖,之后,就是玩乐和享受。他们对夫子远离人群,在荒山野岭抱着故纸堆,焚膏继晷,埋头苦读,根本理解不了,一定认为,有什么吸引着他这么做,对于一个孤寡的中年男人来说,最能吸引的莫过于美若天仙的女子,而能在荒凉之地陪伴的,定不是凡人,于是,就假托一个传说来为夫子红袖添香。

这么讲,也有几分道理。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宦海生涯 田园佳婿 大明维新 神火传奇 未知存在 重生帝国崛起 四灵封天 奸雄的妻奴之路 三国之北汉燕王 北宋的无限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