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第九十二章 一别汴梁 (第1/2页)

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宋之梁),接着再看更方便。

鲍太平是七品协律郎,在京城之中属于不入流的小官,自周邦彦走后向来为人低调,低调得连供职大晟府的都很少去,潜心修习武功,连道君皇帝也早已经将他忘在脑后。

可能延福宫酒宴上,鲍太平那一首《精忠报国》,并没有真正的打动道君皇帝,又或者道君皇帝沉迷于酒色之中,早忘记慷慨激昂的歌词,更忘记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宏图装置。

当时,蔡京试图打压正当红的周邦彦,因鲍太平署名的《太平歌词》唱本中,收录一首“卖”给周邦彦的《雁丘词》,蔡京和梁师成窜通一次,试图做周邦彦剽窃的文章,打压正当红的周邦彦,鲍太平处在争宠的夹缝中,因而侥幸做了官。

按照官场的习俗,被举荐之人要给举荐人送上厚礼,再不济也要拜在门下,作为一党,然而鲍太平心存叛逆,还有一条亡命江湖的畅快路可走,无论是蔡京还是梁师成,鲍太平从来都没有拜访过,毕竟是斗争中夹缝中的产物,恐怕连梁师成和蔡京也忘记了,自己还曾经提携过一个叫鲍太平的人。

大金国已经兴起于华夏的西北,大辽国疲于应付,损兵失地江河日下,自然少不请南宋这个兄弟之邦帮忙,不停的派使节向大宋请赠岁币,以供应抗金的军资,而其中的因由,必然避而不谈。

大宋作为大辽的盟约兄弟之邦,在大辽不断派出使节的情况下,根本不知道金国兴起的存在,而礼节上的回访是礼仪之邦大宋必然做的,童贯便是这次出使辽国的大使。

大宋不想多给辽国一分的岁币,而出访的使团必然要彰显出大宋繁华富庶天朝上国的模样,故而使团的规模庞大,包含着各色的大宋绝色工匠和人才,更像是后世进行的国事访问。

不知道哪个上官忽然想起鲍太平这个名字,便将鲍太平列入出访使团之内,要在刺骨的寒风中远赴北国,一路上不知道要吃多少辛苦。

鲍太平骨子里是想去北国看看的,可是汴梁城又很多事情要料理,他得逐一处置,马虎不得。

林娘子被高衙内惦记着,有鲍太平在汴梁,高衙内不敢怎样,鲍太平一旦离开汴梁,高衙内无所顾忌必然苦苦相逼,鲍太平只能先寄下高衙内欠下的一顿好打,在老家德胜坊为林娘子王氏及往教头寻个宅子,躲出汴梁城。

殿帅府太尉高俅曾经欠鲍太平五百两银子,按照鲍太平的理解,其中的一半是高俅打周邦彦的医药费,另一半是他去殿帅府教禁军唱《精忠报国》应得的酬劳,因为时间太忙,一时无暇索要,这笔钱可以出使回来再要。

另有一笔钱也是高俅欠下的巨款,那是鲍太平帮高俅教育儿子应得的教学费用,可惜鲍太平习武和很忙,暂时没有腾出时间帮高俅管教高衙内,这笔费用也只能等管教完了再收学费。

鲍太平想送教师周桐回乡,顺便看看师傅收的关门弟子岳鹏举的模样,可是他无法分身,这件事情有武松代劳,鲍太平也算是放心,前提是,武松不能醉酒。

此时,鲍太平已经在汴梁城又七家连锁火锅店,并且还有代为经营打理的鲍家正店,他刚刚因为杨志的事情恼了开封府尹,开封府尹正苦心积虑的寻他店面的麻烦,让鲍太平头疼不已。

鲍太平真想让自己养的江湖好汉干掉开封府尹,那样一了百了,省去很多麻烦,然而杀人毕竟是不对的,索性关了马行街上的独资的炭火铜锅店,让手下的伙计蒙放个小长假,顺便带张三、李四来一次北国雪地游。

至于汴梁城内的其他六家店面,都是鲍太平与地方豪强合资开办的,鲍太平按照月份抽取百分之五十的红利,开封府尹跟地方豪强没有梁子,也断然不敢把跟鲍太平的麻烦,迁怒与那些不好惹的人。

寒风凛冽,瑞雪纷飞,出使辽国的队伍浩浩荡荡,鲍太平穿着一身白裘,与来往送行的人群一一作别。

“嘻嘻!”

“哈哈!”

崔佳教坊姑娘挤作一处,如同群花迎傲雪,引无数路人侧目。

“小教师,北地姑娘火辣,可不要轻易招惹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网游之星辰 狗与地下城 崇祯大帝国 大小姐她又美又飒 进击的宠妃 [综童话]特种兵苦逼人生 阴险帝王八卦妃 重生修仙:废材求生指南 都市恶少 凤凰笑之帝师残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