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接着再看更方便。
“以前人民文学可没在上面刊发过长篇,正好拿你这本尝试一下。”
“等你这本长篇发完,到时候估计正好再出版成品。”
刘建青这会给李长河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很有当经纪人的潜质。
现在张广年那边出任了作协书记,人民文学杂志这边基本上就是老刘日常负责各项工作。
只可惜老刘年龄也不小了,从年龄上来说,继任人民文学主编的可能性不大。
“行吧,这个你看着安排,我都无所谓!”
李长河摇头说道。
他是真的无所谓,其实有个事情李长河没跟刘建青说,那就是往后他写的概率,不大了。
现在手里有时间,李长河还写写,顺便给自己赚点外快,增加一下收入。
但是过段时间如果他的计划成功了,那么文学作品对他来说就可有可无了。
当然,作家这个身份是不能放弃的,毕竟八十年代的作家身份,那就是一张超级名片啊!
不过这些事情李长河自己都没考虑好,所以也不着急跟刘建青说。
“那,京城出版社那边?”
“如果你们觉得合适,就出版一下吧,我没什么意见。”
“到时候选好的稿子我看看,如果凑不够数,我给补几篇也行。”
李长河想了想,还是同意了下来。
人家出版社自己都考量好了,他也犯不着在这里矫情,想出就出呗。
“行,那我回去跟他们说一声。”
“你要是真补稿子,我估计他们更乐意,十月下个月创办,说不定他们更想让你发一篇。”
“其实你也是咱们京城人,给他们第一刊发一篇挺好的,京城出版社一定会记你这个人情的。”
刘建青这时候认真的冲着李长河说道。
反正现在人民文学抓住了李长河手里的长篇,自然也就不会再盯着那些短篇。
李长河如果写出来给《十月》来上一篇,对李长河自己来说也有好处。
京城出版社毕竟是隶属于京城自己的,跟人民文学出版社还不一样。
这个年代不说地域保护,但是地域之间的认同感还是很强的,要不然以后文艺圈也不会出什么京圈沪圈西北圈的。
“行,我看看这几天给他们写一篇!”
李长河点头应了下来。
看刘建青舒缓下来的神情,李长河心里笑了笑。
老刘这保不齐是受了谁的委托,给人来当说客来了,只是不好意思明说。
毕竟之前他一直强调让李长河把稿子优先供给人民文学,这会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啊。
事实上李长河也没猜错,但是也不单纯的是为了当说客。
主要是之前作协开会,刘建青遭受了其他兄弟单位老友的围攻。
主要原因就是把持着优质作者资源不肯放开,其实就是说的李长河。
刘建青也有些无奈,他解释了,是李长河产量低了,不是他不让对方投稿。
奈何这理由大家不信,无可奈何之下,张广年劝刘建青放篇李长河的稿子给其他家。
刘建青也无奈,跟他们说实话他们也不信。
不信拉倒,反正李长河躲在京城饭店码字,一般的杂志社根本找不到。
不过今天说到最后,刘建青觉得还是应该放点稿子给其他杂志。
所以最后委婉的跟李长河提了提,没曾想李长河答应了下来。
挺好!
三个人吃完,然后从京城饭店离开,李长河跟朱啉则是骑着自行车回家。
如今天黑的晚了,晚上七点多钟天色还是亮的,回家一点都不晚。
两个人骑车骑到家门口的时候,看到楼下有个青年站在那里。
一开始也不以为意,等到近了李长河才发现,站在那里的人,是沈君诚。
“君诚?”
李长河停下自行车,然后好奇的喊了一声。
沈君诚转过身子,看到李长河,点点头。
李长河将自行车停在了路边,然后回头看向了朱啉。
“琳琳你先上去吧,我在这跟君诚聊会天。”
既然沈君诚在楼下等他,大概率是有事啊。
“行!”
朱啉点点头,然后先上了楼。
“走,边走边说吧!”
这会走着蚊虫还少,站在那里一会就有蚊子叮。
“行!”
两个人随后向着家属院外面走去。
(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