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我在大乾当老六),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萧羽点了点头,朝拓跋烈踏近一步。
“第一个问题:燕国是以骑兵为尖,还是以步兵为利?”
拓跋烈双臂大开,大喇喇道:“我大燕铁骑无坚不摧,享誉宇内,当然是以骑兵为尖!”
“好。”萧羽再次朝他踏近一步。
“第二个问题: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燕国这二十万骑兵,想要时刻保持充足战力,需要多少仆从杂役,进行后勤保障?”
拓跋烈微微一顿。“大约三成。”
“三成。”萧羽微笑看着燕国使者,第三次朝他踏近,距离拓跋烈三步之遥。
“大司马所说的三成,应该是指随军出征的仆从杂役,比如养马的,做饭的,对装备进行保养的。除了这些,还需要负责运送粮草辎重的,其数量恐怕是总兵力的三倍,甚至更多。”
“就比如,当年曹操陈兵长江北岸,号称兵马八十三万,其实真正的作战部队不过二十万,另外六十万都是后勤人员。”
“贵使作为燕国大司马,一定读过这样一段兵法古训——”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举兵十万打仗,要用到上千辆车,跨越千里运送粮食,耗费十分巨大,光是负责运送粮食的人员,每天就得消耗很大一部分,甚至运送十份粮草,真正运到前线作战士兵手里的,往往只剩一份。”
“大司马,你读过吗?”
拓跋烈点了点头,“不错,这段话出自《孙子兵法》。”
萧羽也点了点头。“贵使熟读兵书,难怪如此厉害。”
“第三个问题:大司马,这些仆从杂役,以及运送粮草辎重的后勤人员,大多是种地的农民吧?”
拓跋烈这次很快回答:“不错。”
“好。”萧羽再次点了点头。“第四个问题:燕国贵使,现在是什么月份?什么季节?”
燕国使者毫不迟疑地道:“现在是四月底,春末。”
“好。”萧羽开始围着拓跋烈绕圈。
“燕国贵使,你既然熟读《孙子兵法》,一定知道凡用兵者,必须顺应天时,占据地利,获得人和,可是燕国却在农耕时节用兵,不占天时;用骑兵攻击我大乾城池,不占地利;无端挑起战事,师出无名,不占人和。”
“燕国使者,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样你都不占,谁给你的勇气攻击大乾?谁给你的勇气向我大乾索要河北土地?”
“乾静茹吗?”
这是萧羽第二次提到“梁静茹”这个名字。
拓跋烈微微一怔。到底谁是乾静茹?
“宸王所言字字珠玑,句句犀利,拓跋烈佩服,不过说起这些,拓跋烈也想反问殿下几句:难道战事一开,乾国就会占据天时?”
“你我两国此前不止一次交锋,乾国每次都是据城防守,也算是占据地利,最后不是一样被我大燕铁骑攻破城池?”
“至于人和,我大燕铁骑一旦攻破乾国城池,大军便会论功行赏,升职发财。有此奖赏,每个大燕勇士都会奋勇争先,争取首功!对于大燕来说,这,便是人和!”
“宸王殿下,你还有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