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朕就是万历帝),接着再看更方便。
杨博点点头,“去看看首级。”
在不远处,三千多首级堆成三十几堆。
“一百枚头颅一堆,请杨公和上官点验。”
这些首级都灰扑扑的,有的睁着眼睛,有的半睁半闭,有的闭着眼睛,神情各异。有的痛苦,有的愤怒,有的求饶,有的悲苦,还有的麻木。
他们像黑乎乎的石头,被垒在一起。
一堆堆的苍蝇围着他们,享受着属于蝇虫的盛宴。
有经验的兵部官吏,凑近一看,就知道是北虏真鞑子的首级无误。
“一百枚一堆,总计三十九堆,还有六十七枚零散的首级。合计三千九百六十七枚首级无误。”
兵部官吏激动地禀告道。
北虏真鞑子的首级,嘉靖朝,不,国朝以来都数得着的大胜啊!
杨博看着一堆堆首级,还有远处大坑里的尸体,神情复杂。
荒野的风卷着泥土和血腥味,吹动着他的绯袍官服衣角。
他心里有数,皇上有此大胜,什么癸亥之变,甚至庚戌之变的耻辱都可以洗刷了。
只是戚继光所部九千人,为何能如此迅疾地从数千里的东南,驰援京师,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京畿。
皇上是怎么想到动用这步棋的?
结果一出手就成了扭转乾坤的杀手锏。
一场大胜,朝堂上的局势会变得很微妙。
“戚总兵,你们何时出发...”
“报!”有人打断了杨博的话。
“什么事?”
“英国公张公、成国公朱公、后军左都督朱都督、内阁高阁老和李阁老奉诏前来勘察战果。”
杨博一愣。
来得好快啊!
皇上这次反应得好快啊!
“走,戚总兵,我们去迎一迎!”
“是。”
戚继光带路,杨博作陪,请张溶、朱希忠、朱希孝、高拱、李春芳五人,还有冯保和陈洪一起,又点验了一遍尸体和首级。
听完旁边兵部官吏激动的讲述,
张溶五人都不出声。
过了一会,性子最急的高拱忍不住问道:“戚总兵,你们是接到皇上密令赶来驰援的?”
“是的。”戚继光恭敬地答道。
杨博在一旁补充道:“皇上有知会本兵,还拿了一份兵部钧令一同寄出。但是特意交代,此事属于机密,严禁外泄。当时老夫在想,东南相隔数千里,调剿倭精兵进京勤王,恐怕远水解不得近渴。
只是当时情景,以安抚为主。”
众人听懂了。
当时情况,杨博要安抚稳住皇上,也就随他去了。
数千里路程,等东南剿倭兵马赶到,北虏早就回关外分战利品,到时候再打发他们回去就是了。
万万没有想到,他们来得如此迅速。
皇上看似病急乱投医的一着昏招,居然成了杀手锏!
“你们是怎么来得这么快的?”高拱问出大家的疑惑。
“二十天前,胡部堂在宁波收到八百里加急送来的皇上密诏,正好末将带着三营陆战营,在定海卫修整。
胡部堂马上下令调集浙江水师船只以及征发民商海船,准备军械粮草。五天后,我们九千陆战营上船,由浙江水师护卫,顺着东南风,十一天赶到天津卫。
当时天津卫到通州的北运河段被切断,大批船只和马车都聚集在天津卫,我拿出密诏和兵部文书征召了大量船只和驮马,三天前从天津卫出发,沿着北运河奔通州。”
张溶、朱希忠、朱希孝三位知兵的勋贵惊讶地对视一眼,问道:“除去兵部八百里加急寄密诏和部令,你们只花了五天时间准备,十一天从宁波赶到天津卫?”
“是的。我们陆战营日常作战就是这般。随时做好准备,一接到倭寇上岸袭扰的消息,马上上船,追击过去。
十一天从宁波赶到天津卫,我们是冒着风险日夜兼程,加上苍天保佑,一路顺风顺水,才堪堪赶到。”
“不得了啊不得了!”张溶、朱希忠、朱希孝忍不住赞叹道。
高拱和杨博对视一眼,心里发愁。
香河大捷,文官们陷入被动,又一次被皇上拿捏住了。
该怎么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