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你好!我是你的心理师),接着再看更方便。
漫画设计
(一位精神不正常的病人,在医院倒立着走路。)
医生:“鲍姆,快站直了,这样走多累呀!”
鲍姆(倒立):“我这是为了显得与其他病人不同,以免别人把我看成了精神病人。”
故事
谈到白宫的撰稿人,所有人眼前都会浮现出一幅西装革履、刻板沉稳的形象。但是22岁的撰稿人布罗斯却是一个特例。刚进入白宫的时候,他便在同事中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尽管他看上去是那么的普通,而且毫无经验可言,但他特立独行的性格还是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那一头染成红色的头发,更是在素以保守沉稳闻名的白宫撰稿人中显得格外刺眼。
除了在衣着上显得与众不同以外,布罗斯对自己的职业也有着不同于别人的看法。要知道,白宫的撰稿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这些智囊们负责构思、策划、撰写、润色美国大部分的对外施政纲领和所有的演讲稿。鉴于此,白宫对撰稿人的选拔也就格外严格。同时,这些撰稿人内部也按着资历,有着严格的等级分别。但年轻的布罗斯似乎对这种严格的等级分别视若无物。刚进入白宫不久,他便根据自己从亲身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向上司陈述了一些自己的意见。然而现实毕竟不是童话,布罗斯独到的见解不仅没有得到上司的青睐,而且还招来了同事们的冷嘲热讽。一些好心的同事都在私下劝他收敛一下,免得吃亏。初出茅庐便栽了跟头的布罗斯也渐渐变得沉默寡言了,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最初坚持的东西,仍然在苦苦地等待着新的机会。
机会终于降临了,2005年,鲍威尔辞去了美国国务卿一职,白宫内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一朝天子一朝臣,白宫的撰稿人们都暗暗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他们谁也不知道自己的饭碗是否还能保住。
紧接着,新上任的国务卿赖斯便召集所有撰稿人开会。让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赖斯并没有裁员的意思,她说这次大会只是想征询一下所有人对如何撰写白宫演讲稿的意见。既然失业的压力已经解除,这些人害怕言多必失,当然不愿意多说,于是又都恢复了沉稳的本性,一个个都沉默不语起来。可以想象这样的会议开得有多沉闷,不时有人打着呵欠。赖斯失望地打算结束这鸡肋般的会议,就在她酝酿结束词的时候,一个红头发的年轻人高高举起了手。所有人都惊讶地向他投去了目光,接着爆发出一阵哄笑——又是布罗斯这个性格叛逆的年轻人,真不知道他会对新国务卿说出什么让人吃惊的话来。
由于布罗斯是整场会议中唯一主动举手的人,赖斯便让他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一次面对赖斯,布罗斯显得有些拘谨,在整个叙述过程中他表现得有些慌乱,但这并不影响赖斯的倾听。赖斯微笑着听完了他的话,觉得大多数的想法并没有什么新意,不过也有一些点子很有创造性。会议结束后,赖斯转身告诉身边的助手:“请留意一下这个红头发的孩子。”
赖斯的一句话改变了布罗斯的处境,他很快便从众多的撰稿人中脱颖而出。没过多久他就成了赖斯最信赖的撰稿人。布罗斯本人自然不负赖斯厚望,一篇篇天才的演讲词从他笔下流淌而出,不但成就了赖斯,也照亮了自己。
如今,无论赖斯走到哪里,人们都会在她身边看见一个红头发的大男孩儿。因为独特,现年仅26岁的布罗斯在等级森严的白宫中平步青云,成为了白宫中最年轻的高级顾问。
莱斯托夫效应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学习世界地理要记住世界各国的形状、位置等特征很难,但你往往对那些具有显著特征的国家有深刻的印象?如意大利的形状像一只高筒皮靴和足球,法国近似六边形等。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特殊的事物总是容易被人牢记。这就是心理学上关于记忆的著名效应:莱斯托夫效应。
前苏联心理学家莱斯托夫曾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一场人数众多的宴会上,主人循例介绍与来宾一一握手时,人们往往只能对身形、相貌、年龄、地位等特征中最为突出者,即时记下他们的姓名。通过总结,他发现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类似的现象,于是,他大胆地推测人们总是容易记住那些特殊的事物,随后他做了一系列实验都证明了他的这一推测。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莱斯托夫效应呢?这其实和人们的记忆特点有关,人们对许多事情的记忆都是无意识记。无意识记是没有自觉识记目的,不需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无意识记带有明显的偶然性。人们对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操作过的动作以及阅读过的资料,当时并没有识记的意图,也没有考虑用什么方式去识记,但事后却能回忆和再认。
无意识记具有选择性。并不是所有接触过的事物都能被记住,而是只有那些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浓厚兴趣并能激发人的情感的事物,才容易记住。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和零碎的知识,就是通过无意识记获得的。
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当海量的信息决堤般袭来,人们往往被纷繁复杂的信息大潮搞得晕头转向,没有特色和价值的信息根本进入不了大家的视野和头脑,与其他人相比,与众不同的人更容易成为别人记忆中的亮点,更可能拥有成功的机会。
羊群里最惹人注目的不是那头最漂亮的羊,而是那只丑陋的牧羊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