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第1/2页)

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中医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均有赖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不断地补充。其性质及功能,均有各自特点,但是,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为用的密切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素问·调经论》),说明气与血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简要地概括了气属阳、主动、主温煦,血属阴、主静、主濡润的生理特性及生理功能上的差别。但两者又都主要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物质基础和载体。在生理上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资生,共同维系并促进着生命活动。所以元·滑寿《难经本义》说:“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乃阴阳互根,自然之理也。”气与血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具体而言,“气为血之帅”包括气能生血、行血、摄血三个方面;“血为气之母”包括血能载气、养气两个方面。

1.气能生血 气能生血指气参与并促进血液的生成。含义有两个方面:1气化功能是血液生成的动力。血的生成过程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营气和津液,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来自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在脾胃、肝肾及心肺等脏腑之气化作用下,从摄入的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从水谷精微转化为营气和津液;从营气和津液转化为血,每一个转化过程都是气化的结果。故《医论三十篇》说:“血不独生,赖气以生。”而气的运动变化又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表现出来的。2气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主要指营气。营气直接参与血的生成,是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故《医论三十篇》说:“血不独生,赖气以生。”所以气能生血,气旺则化生血的功能也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也弱,所以气虚日久常可导致血液生成不足而见血虚证。根据这一理论,临床治疗血虚病证或气血两虚证时,在补血的同时常常配以补气的药物以提高疗效,达补气以生血之意。

2.气能行血 血属阴主静,血不能自行。血液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能行血,是指气的推动作用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1直接推动血液运行,如宗气能贯注心脉以助心行血。2能促进脏腑功能活动,通过脏腑功能活动推动和促进血液的运行,如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布散,肝气的疏泄条达等皆是气能行血的表现,所以说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如气虚或气滞,推动血行的力量减弱,则血行迟缓,流行不畅,称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如气机逆乱,血亦随气的升降出入逆乱而异常,血随气升则面红、目赤、头痛,甚则出血;血随气陷则脘腹坠胀,或下血崩漏。可见气的正常运动,对保证血液的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故在临床治疗血行失常如瘀血、出血等病证时,常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配合使用益气活血、行气活血和降气止血等药物,其理论依据即在于此。

3.气能摄血 是指气能摄血气对血液有统摄和约束的作用,使其正常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致溢出脉外。气的这种功能是通过脾统血的功能来完成的。脾气充足,发挥统摄作用使血行脉中而不致溢出脉外,从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及其濡养功能的发挥。如果脾气虚弱而失去了对血液的统摄作用,即“气不摄血”,则血无所主,往往会导致尿血、便血、崩漏、紫癜等各种出血证,故治疗时须用补气摄血之法,使血流归经,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

4.血为气母 血为气母是指血对气的作用。其含义有二:其一是血能载气,即气存在于血液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说:“载气者,血也。”气属阳,主动;血属阴,主静。因气的活力很强,运行疾速,易于逸脱,极易行而不止,散而不聚,故必须依附于有形之血,才能正常的流通,即所谓“血为气之母”。如大失血时,血不载气,气不附于血中,则将漂浮无根,易于流散。所以在临床上,每见大出血之时,气亦随之而涣散,形成气随血脱之危症。或血行瘀阻不畅,而引起气机郁滞不通。其二是指血能养气,指气的充盈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营养。一方面,气依附于血而存在,而血液循环流布周身,血在载气的同时,又不断地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使气不断地得到补充。另一方面,与气生成有关的肺、脾、肾等脏,也需要得到血液的濡养,才能不断地化生人体之气。水谷精微是气的生成来源之一,亦是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然而,水谷精微又赖血以运之,使气的生成与运行得以正常。所以血盛则气旺,血衰则气少。临床常见久病血虚的患者,也伴有气虚的表现,其原理即在于此。

人体任何脏腑、组织,一旦得不到血液的濡养,就无法进行功能活动,而气亦无由产生。所以,血虚的患者气亦虚;出血的患者气亦随之逸脱。治疗血虚日久而致气虚或气血两虚者,常需补气与养血兼顾。由于“精血不能速生,元气所当急固”,故临床上见大出血时,治疗先当补气,以益气固脱,挽救垂危。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与津液相对而言,气属阳,津液属阴。虽然属性不同,但是两者都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在其生成、输布和排泄过程中有着密切的关系。气和津液的关系类似于气与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以及津能载气等几个方面。

1.气能生津 气是津液生成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津液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而水谷精气赖脾胃之腐熟运化而生成。饮食水谷经过脾胃的运化、小肠的泌别清浊、大肠主津等一系列脏腑生理活动后,其中精微的液体部分被人体吸收,化生津液以输布全身。在津液生成的一系列气化活动中,诸多脏腑之气,尤其是脾胃之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气推动和激发脾胃的功能活动,若脾胃等脏腑之气旺盛,气化功能正常,则化生津液之力强,人体津液就充盛。反之,若脾胃等脏腑之气虚衰,气化功能减弱,则会导致津液生成不足的病理变化,治疗亦当采用益气生津的方法。气能生津,气盛则津足,气衰则津少。

2.气能行津 气能行津是指气的运动变化是津液输布排泄的动力。津液在体内升降循环、输布排泄,全靠气的推动和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变现为脏腑的升降出入运动,即通过脾气的散精和转输、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才能促使津液输布全身而环周不休,又通过肺、大肠、肾、膀胱等脏腑之气的推动和气化功能,将机体利用后的剩余水分和代谢废物,转化为汗液、尿液等排出体外,从而使津液的代谢维持生理平衡。故《类经·藏象类》说:“元气足则运化正常,水道自利。”反之,若气机不利,则将导致津液的输布代谢障碍,产生水、湿、痰、饮停聚的病理变化。所以说:“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滞。”因此,若气虚推动无力,或气滞运行不畅,皆可引起津液输布排泄障碍,导致水湿停聚,痰饮内生,病理上称为“气不行水”或“气不化水”。由于某种原因,津液的输布和排泄受阻而发生停聚时,则气的升降出入亦随之而不畅,致气机不利,称为“水停气滞”。气与津液两者的病变常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可形成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这是临床上治疗水肿行气与利水、健脾益气与祛湿之法常常并用的理论依据之一。

3.气能摄津 气能摄津是指气对津液的固摄作用,即气能控制津液不致随意外泄,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使体内津液保持一定的量,以维持津液代谢的平衡。津液的正常代谢,有赖于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但维持津液在体内代谢的平衡,还有赖于气的固摄作用,气对津液的固摄是通过各脏腑之气的作用来实现的,如卫气司汗孔开阖,固摄肌表,不使汗液过多外泄;肾与膀胱之气固摄下焦,能使膀胱正常贮尿、排尿等;脾气、肾气对涎、唾的收摄,肝气对泪液的收摄等。所以,若因各脏腑之气亏虚,而固摄不力,则体内津液就会过多地排泄而流失,出现多汗、多尿、尿频、遗尿、流涎、带下等症,临床治疗时常补气摄津,使气能固摄津液,病则获愈。

4.津能载气 津能载气是指津液为气的载体之一,气须依附于有形的津液,才能存在于体内,输布至全身。尤其是脉外之津液流行贯注,运载卫气,使卫气内至脏腑,外达肌表。正如清·莫枚士《研经言·原营卫》所说:“荣行脉中,附丽于血;卫行脉外,附丽于津。”若津液载气之功能失常,一方面,由于大汗、大吐、大泻等津液大量丢失时,气在体内无所依附而导致气亦随之而外脱,形成“气随液脱”之危症。所以,《金匮要略心典》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另一方面,当津液输布运行受到阻碍时,也往往会引起气机的郁滞不畅,称之为“津停气阻”。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血与津液均是液态的物质,都来源于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按其形态、性质均属于阴,故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津能生血,津液不断渗注于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血能化津,运行于脉中的血液,渗出于脉外便化为有濡润作用的津液,所以有“津血同源”之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绝色天下:原来是狐美妖 红绣 吞天神帝(精修重制版) TFBOYS家有小萌物 闲庭花事了 归嫡 逆天狂妃:草包三小姐 九古荒纹 皇室集团:繁华似锦 [快穿]818我那泰迪属性的前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