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第三节 毫针刺法 (第2/2页)

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中医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2.针刺深度 是根据腧穴部位特点和病情需要,在针刺得气取得疗效的前提下,结合患者体质、针刺时令等因素,正确掌握针刺深度的方法。必须指出,针刺深浅应该正确掌握,以确保安全而取得针感为原则。

(1)依据腧穴部位定深浅 一般肌肉浅薄,内有重要脏器处宜浅刺;肌肉丰厚之处宜深刺。如头面、胸背部及四肢末端腧穴当浅刺,腰背、四肢、腹部穴位可适当深刺。即“穴浅则浅刺,穴深则深刺”之谓。

(2)依据证候性质定深浅 热证、虚证宜浅刺,寒证、实证宜深刺。表证,可浅刺以宣散;里证,宜深刺以调气。

(3)依据疾病部位定深浅 一般病在表、在肌肤宜浅刺,在里、在筋骨、脏腑宜深刺。

(4)依据体质定深浅 一般肥胖、强壮、肌肉发达者,宜深刺;消瘦、虚弱、肌肉脆薄者,宜浅刺。成人深刺,婴儿浅刺。

(5)依据时令定深浅 一般是“春夏宜刺浅,秋冬宜刺深”。

(6)依据得气与补泻要求定深浅 针刺后浅部不得气,宜插针至深部以催气;深部不得气,宜提针至浅部以引气。

针刺深浅应确保安全,在各穴深浅分寸的标准范围内掌握,防止损伤重要脏器、血管、神经等组织。

(四)行针法

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的感应,而行使一定的手法,称为行针。行针的基本手法有两种。

1.提插法 提插是针刺过程中行针的一种基本手法,包括上提和下插两个动作,即针体在腧穴空间上下的运动。

进针后,将针从浅层插至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前者为下插,又为按、推;后者为上提,又称伸、引。下插与上提的幅度、速度相同,均不分层操作,如此一上一下均匀的提插动作,是为提插法。提插幅度大(3~5分),频率快(120~160次/min),针感即强;反之,提插幅度小(1~2分),频率慢(60~80次/min),针感相对较弱。

提插作为基本手法,指力要均匀,提插幅度一般以3~5分为宜,不可过大。同时频率也不可过大。肌肉浅薄的穴位,用提插宜慎,一般用捻转法代替。

2.捻转法 捻转是拇、食指持针,捻动针体使针左右均匀旋转的手法。

作为基本手法的捻转,即针体进入穴位一定深度以后,用拇指和食指持针,并用中指微抵针体,通过拇、食指来回旋转捻动,反复交替而使针体转动。

捻转时,拇指与食指必须均匀用力,其幅度与频率可因人而异。患者体弱、对针刺敏感者,捻转幅度小(180°),频率慢(60~80次/min);患者体强,对针刺不太敏感者,捻转幅度大(360°),频率快(120~160次/min)。

捻转的幅度一般掌握在180°左右,最大限度也应该控制在360°以内。具体情况根据治疗目的、患者体质及耐受度而定。捻转时,切忌单向连续转动,否则针体容易牵缠肌纤维,使患者感到局部疼痛,并造成出针时的困难。手法也应轻快自然,有连续交替性,不要在左转与右转之间有停顿。

(五)得气

所谓得气,主要是指针刺过程中毫针与经气相得。就是毫针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腧穴部位产生针刺的感应,这种针刺的感应就是得气。现代又称针感或针刺感应。

1.得气的指征 一是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另一是医者刺手指下的感觉。

自觉指征,是指接受针刺者的主观感觉和反应。主要有酸、麻、胀、重、凉、热、触电感、跳跃感、蚁走感、气流感、水波感和不自主的肢体活动,以及特殊情况下的疼痛感觉。

他觉指征,是施针者感觉和观察到的现象。针刺得气后,针下可由原来的轻松虚滑,慢慢变为沉紧,出现如鱼吞钩、饵等手感;用手触摸腧穴周围,可感到肌肉由原来的松弛变为紧张,有的还会感到肌肉跳跃或蠕动,某些原来因病而痉挛的肌肉可由紧张变为松弛等。得气后患者常会感到舒适,由痛苦表情转为平静,有的患者局部皮肤还会出现出汗、红晕、汗毛竖立、起鸡皮疙瘩等现象。

2.得气的意义 得气,是施行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是判断患者经气盛衰、取穴准确及疾病预后、针治效应的依据,也是针刺过程中进一步实施手法的基础。

毫针的治疗必须建立在得气的基础上,调整经气是毫针治疗的主要目的,因此不得气就无效,不得气就不利于用毫针治疗,所谓“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针下气至的速迟,对正气盛衰和病情轻重的变化以及针刺取效的快慢,都是重要的判断依据。一般而论,针后得气迅速,多为正气充沛、经气旺盛的表现,机体反应敏捷,取效相应也快,疾病易愈。若针后经气迟迟不至,多因正气虚损、经气衰弱,机体反应迟缓,收效则相对缓慢,疾病缠绵难愈。

3.影响得气的因素 影响针刺得气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取穴失准、浅深失宜、手法失当、用心失专、反应失灵、辨证失当,以及环境也会对得气有一定影响,相对而言,晴天、气候较温暖时,易得气;阴天,天气较寒冷时,则得气较慢或不易得气。

4.辅助手法 为了加速患者产生针刺感应,除了提插和捻转法外,还常用一些辅助手法:

(1)弹针法 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用手指轻弹针柄,使针产生轻微的震颤,以产生得气作用。

(2)刮柄法 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右手拇指指腹抵住针尾,食指上下频频刮动针柄,激发针感,促使得气。

(3)震颤法 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右手拇、食、中三指夹住针柄作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动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以增强针感。

(六)针刺的补泻手法

补泻是提高针刺疗效的一种手法,是根据《内经》“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理论确立的两种治疗方法。临床常用的补泻手法如表9-8所示。

表9-8 针刺主要补泻手法

补泻手法|补法|泻法

提插补泻|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

捻转补泻|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较轻|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较重

徐疾补泻|缓慢进针,快速出针并疾按其穴,重在徐入|疾速进针,缓慢出针,不按或缓按其穴,重在徐出

开阖补泻|出针后揉按针孔|出针时摇大针孔

迎随补泻|针尖随着经脉循行方向,顺经而刺|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方向,逆经而刺

呼吸补泻|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平补平泻|进针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得气后出针|同补法

(七)留针法

留针法,是针刺得气以后,将针体留置穴内,让它停留一段时间后,再予出针的方法,可分为静留针法和动留针法两种。另外,还有的患者并不适宜留针,有的留针反而会影响疗效。

1.静留针法 针刺入穴内,让其安静自然地留置一段时间,期间不施行任何针刺手法。又有短时间静留针和长时间静留针法。短时间静留针法,可静留针20~30分钟;长时间静留针法,可静留针几小时,甚而几十小时,现代大多用皮内针埋植代替。

2.动留针法 将针刺入穴内,得气后仍留置一段时间,其间间歇行针,施以各种手法。短时间动留针法,可留针20~30分钟,其间行针1~3次;长时间动留针法,可留针几小时,甚而几十小时,每10~30分钟行针1次。

(八)出针法

施行补泻与留针完毕后,便可出针。

《金针赋》说:“出针贵缓,太急伤气。”强调指出,出针不可草率从事,否则容易耗伤气血,影响疗效。

出针前,稍捻针柄,待针下轻松滑利时方可出针。出针时,左手持一消毒干棉球按压穴位,右手拇、食指持针柄,捻针退出皮肤。出针后,一般宜用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

一般而言,出针应按“先上后下,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即先取上部的针,后取下部的针,先取医师一侧的针,后取另一侧的针。出针后应检查针数,防止遗漏。

出针后不必急于让患者离去,应稍事休息,待气息调匀、情绪稳定后方可离去。有的患者出针不久后会出现晕针,有的患者出针后无局部出血或血肿,片刻后,可能出血、血肿,因此出针后令患者休息,并严密观察,可防止意外发生。

五、针刺注意事项

1.过饥、过饱、酒醉、大惊、劳累过度等,一般不宜针刺。

2.久病体虚、大出血、大汗出者,针刺刺激不宜过强,并尽可能采取卧位。

3.妊娠3个月以内,下腹部和腰骶部的穴位禁针。妊娠3个月以上,上腹部穴位以及一些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至阴、肩井等,均不宜针刺。

4.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六、针刺异常情况及处理

(一)晕针

1.现象 在针刺过程中,轻者感觉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呕吐;重者突然出现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脉细弱而数或沉伏,甚而昏迷,猝然仆倒,唇甲青紫,大汗淋漓,二便失禁,脉细微欲绝。

2.原因 多见于初受针刺治疗的患者,可因情绪紧张、素体虚弱、劳累过度、饥饿,或大汗、大泻、大失血后;也有的是因为体位不当,施术者手法过重,或因诊室内空气闷热、过于寒冷、临时的恶性刺激等,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患者发生此症。

3.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或停止留针,退出全部已刺之针,扶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饮温茶或温开水,即可恢复。不能缓解者,在上述处理后,可指按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素髎、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太冲等。也可灸百会、关元、气海。若仍人事不省,呼吸细微,可采取现代急救措施。

4.预防 主要针对原因进行预防。对初次接受针治者,做好解释工作,缓解恐惧心理。对体质虚弱或年迈者应采取卧位,且体位适当、舒适,少留针。取穴宜适当,不宜过多。手法宜轻,切勿过重。对过累、过饥、过饱的患者,推迟针刺时间。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热、过冷因素。在整个针刺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态变化,询问其感觉。

(二)滞针

1.现象 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在穴内捻转不动,发现捻转、提插和退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痛不可忍。

2.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或因疼痛或当刺入腧穴后,引起局部肌肉强烈痉挛;或行针手法不当,捻针朝一个方向角度过大,肌纤维缠绕于针体;或针后患者移动体位所致。若留针时间过长,有时也可出现滞针。

3.处理 如因患者精神紧张,或肌肉痉挛而引起的滞针,需做耐心解释,消除紧张情绪,延长留针时间,或用手在邻近部位作按摩,以求松解,或在邻近部位再刺一针,或弹动针柄,以宣散气血、缓解痉挛;如因单向捻转过度,需向反方向捻转;如因患者体位移动,需帮助其恢复原来体位。切忌强力硬拔。

4.预防 对初次接受针治者和精神紧张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情绪。进针时应避开肌腱,行针时手法宜轻,不可捻转角度过大,切忌单方向捻转。选择较舒适体位,避免留针时移动体位。

(三)弯针

1.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时的方向和角度,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提插、捻转、退针滞涩而困难,患者自觉疼痛或酸胀。

2.原因 术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且不正;或针下碰到坚硬组织;或进针后病者体位有移动;或外力碰撞、压迫针柄;或因滞针处理不当,而造成弯针。

3.处理 弯针后,不要再行任何手法。弯曲度较小的,可以按一般拔针法,将针慢慢拔出;针身弯曲度较大的,可顺着弯曲方向慢慢将针退出;体位移动所致的弯针,先协助患者恢复进针时的体位,之后始可退出;针体弯曲不止一处者,须结合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逐次分段引出。总之,切忌强拔猛抽而引起折针、出血。

4.预防 术者手法要轻巧,用力适当,不偏不倚。患者体位适当,留针过程中不可移动体位。针刺部位和针柄要防止受外物碰压。

(四)折针

1.现象 在行针或退针过程中,突然针体折断,或出针后发现针身折断,有时针身部分露在皮肤之外,有时全部没于皮肤之内。

2.原因 主要是针前检查工作遗漏,用了质量低劣或有隐伤之针具。其次进针后病者体位有移动;或外力碰撞、压迫针柄;再次是遇有弯针、滞针等异常,处理不当,强力抽拔;或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强力提插、捻转,引起肌肉痉挛。

3.处理 术者应头脑冷静,态度沉着。交待患者不要恐惧,保持原有体位,以防残段隐陷。如皮肤尚露有残端,可用镊子钳出。若残端与皮肤相平,折面仍可看见,可用左手拇、食指在针旁按压皮肤,使之下陷,相应地使残端露出皮肤,右手持镊子轻巧地拔出。如残端没于皮内,须视所在部位,采用外科手术切开寻取。

4.预防 针前必须仔细检查针具,特别是针根部分,更应认真刮拭。凡接过电针机的毫针,应定期更换淘汰。针刺时不应将针体全部进入腧穴,绝对不能进至针根,体外应留一定的长度。行针和退针时,如果发现有弯针、滞针等情况,应按上述方法处理,不可强力硬拔。

(五)针后异常感

1.现象 出针后患者不能挪动体位;或遗留酸痛、沉重、麻木、酸胀等不适感;或原症状加重。

2.原因 多半是行针手法过重,或留针时间过长,或体位不适。

3.处理 一般出针后让患者休息片刻,不要急于离去。用手指在局部上下循按,或可加艾条施灸,即可消失或改善。

4.预防 行针手法要匀称适当,避免手法过强和留针时间过长。一般病证,出针后用手指在局部上下循按,避免出现针后异常感。

(六)出血和皮下血肿

1.现象 出针后针刺部位出血;针刺部位出现肿胀疼痛,继而皮肤呈现青紫、结节等。

2.原因 出血、青紫多是刺伤血管所致,有的则为凝血机能障碍。

3.处理 出血者,可用棉球按压较长的时间和少施按摩。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引起局部小块青紫,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烈,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活动功能时,可先做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4.预防 仔细检查针具,熟悉人体解剖病位,避开血管针刺。行针手法要匀称适当,避免手法过强,并嘱咐患者不可随意改变体位。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对男性患者,要注意排除血友病患者。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佛系前妻带球跑 星际一只阿婆主 诱妻上瘾:老公,狠狠爱 最牛国医妃 混在职场的日子 转修仙道之后 吴警官,余生请多指教 偷生一个宝宝 打假大帝 追夫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