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傅阳春秋),接着再看更方便。
为答谢傅阳救援,郯子特摆酒宴作为三国结盟典礼。
“回来咱们还得去趟彭、吕举行结盟典礼吧?”
“当然,彭城大夫,那个东门凌云还想和你比武呢。”
“你们看公西学长和郯子在看着咱们这边还在说着什么。”梦琳把眼神递向正席那边。
“列御风,请上前来,郯子有请。”公西子闵喊御风上到正席。
郯子约么四十岁上下,慈眉善目,说话慢条斯理,脸上总带着笑容,待人客气,或许历史上的郯子也是这样。
郯子将御风让至身边落座,上上下下端详一番。
“确是神似啊。”
“不知郯子说我与谁神似?”御风从小喜欢和上年纪的人交谈,觉得他们大多待人平和,知识阅历丰富,能告诉他很多新鲜的事情。
“自是我徒儿公山尨。”
简单的一句话让御风吃惊不小,原来这郯子和傅阳的渊源在这里。
接下来,郯子说了不少往事,公西子闵在一旁做解释,傅阳的早期历史在御风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二十五年前,眼前的郯子还不是郯国国君,他也曾作为学者游历四方列国,推行以文教化万民,止干戈之道。无奈当时列国征战不断,哪里肯听他的建议?这一去就是五年,唯一的收获便是受了三个徒弟——大弟子公山尨、二弟子公羊靖循、三弟子公西子闵,这三个年轻人志存高远,不为私利,欲探求济世匡时之道,便一直跟随郯子游学。
游历途中郯子接到消息,郯国国君去世,身为公室的他被推举为国君,于是带着徒弟回国,走到半途的傅阳——当年的傅阳连城邑都算不上,最多是个小镇或者说聚落的规模——那天夜里大师兄公山尨受到了神的召唤。这听起来很玄,但在列国世界各国多多少少都流传着类似的传说,正如孟子中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一样,神明在梦中告诉公山尨去傅阳城外某处,在那里办学兴教化,可以功百代,利千秋。
公山尨按照神示寻找,果然发现了今天的傅阳学院——那是一座规模宏大,设施齐全的“现代话”学院矗立在密林之中,没有人知道它是何人所建,是什么时候建成的,一切都被认为是天神所赐。于是师兄弟三人便留下来建设傅阳学院,郯子回国即位,他认为自己的文教之道得到了天神的垂青,大喜过望,派了不少人前来协助徒弟们。按照神明的不断指引,三人用了将近五年时间熟悉学院的日常运行模式,制定校规,整理书籍,甚至要亲自修路,第六年他们迎来了第一批来自现代世界的学生……
同年,傅阳民众推举公山尨为人主国君,没想到周天子也予以认同,并赐以子爵之位,傅阳国就此诞生。
当年,学院被卷入了那场席卷天下的大战,在目睹了战争的惨烈和百姓的困苦后,公山尨以一个小国国君的身份四处展开游说,通过自己的努力促使各国止罢干戈。最终晋侯首先站出来支持她的提议,接着是鲁国、魏国、韩国,最终齐、楚、秦、燕也同意了傅阳的建议,列国在鲁国会盟休兵,这就是曲阜弭兵大会。会上,公山尨见到列国疲于战争,元气大伤,便以周礼为核心提出了独创的“学院兵制”,得到了各国的认可,由此开创了十五年的和平世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