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第七章 且放白鹿青崖间 (第1/2页)

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紫玉成烟),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日后再没单独见过质潜。//WWW。qb5.Com//

他间或派人来,向我汇报打听到的咏刚下落。咏刚离开清云后一路南下,那笔巨款,自不免被人觊觎,清云料着先机,为他出借路帖,倒是平安无事。途经第一个城市,他便择一家银庄,将其兑换成银票。唯一值得注意的是,他避开清云和宗家的银庄。再然后,他日日醺酒,走一程,醉一程,每到一处,必生事和人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终在一无名小镇不知去向……

每听到一点消息,我的心总是揪起来痛很久,很久。咏刚他是一个温和敦厚之人,一生之中,从未尝试和任何人起过口角。如何去想象,他成了火药桶子,动不动与人争吵、打架?他武功虽不很高,但为人向来机警,分明是觉察到有人跟踪,故意寻机失踪。咏刚父母均已死在文家遭难那一年,他和我一样,在这世上除了彼此别无亲人,如今不知去向,又能着落在哪里?

灯节以后北上赴京,途中,我和杨若华日夕相伴,闲而无事,折了一只又一只纸鹤,七只串成一行,挂在马车外面,遂成风景。

质潜在另一辆马车。即使在路上,他也繁忙不已,每天有很多快马报件,飞赶过来待他处理。他那辆马车为此而特制,车厢宽敞,辕架大而稳,窗户占到厢体一半大小,以供给足够的光线,和传递指令的方便。从窗口里,看得到他伏案的身形。他埋头于厚厚的案卷,手书口令,连喝杯茶松口气的功夫也没有,象是在拚命似的,要把军备提供权的失利在其它方面弥补回来。英俊的脸上,没有了我回来初见时的意气风,有的,只是深邃的失意,一缕缕憔悴。

车窗边挂起一串又一串的纸鹤,粉的,绿的,青的,紫的,最多的还是纯白色,都是一种淡淡的颜色,淡得让人止不住惆怅,就象初春欲未的浅浅相思。随着马车颠簸,风卷起轻帘乱舞,那些纸鹤展翅如飞,摇曳云中。

杨若华一直看着我,看我又挂上一串纸鹤,笑道:“这车里都成了鹤的天下了。云儿,你别整日躲在车里,出去骑骑马,散散心啊。”

我微笑道:“我不闷。”折起鹤的一脚,人说道雁足传书,鹤儿啊,你能否捎带我的心愿,传给那远方的人儿?报平安,了思念,解开这次第千千结。

“你近来很少说话,是不是怨着我们了?”

“怎么会呢,若姨?”是啊,怎么会呢?她们那样待我母亲,废她武功,逐她出帮,救她回来却逼她自尽,身后草草浅葬,至今无人为她正名,象这样,我都只字不提了,又怎会因其它事心生怨恨呢?

“云儿……”杨若华低低叹息,“别怪谢师姐过于武断,你的婚事,我们是不够格替你作主,但是你自己也要思量周全,家世、身份、地位,这些不可以不考虑的。”

“嗯?”我含笑,“家世?”

“辛护卫……终究只是你文家世代家将,你此一去,将受皇朝封诰。云儿,你一意念他恩好,有没有想过你们身世悬殊,倘配成婚,在朝廷,在江湖,无论在哪都未免受人非议。你固然可以当过耳秋风,但压力是他的,你能保证,他也永远不在意么?”

我有点维持不住笑颜了,小心的折出鹤翅:是这样的原因?这样简单,而又残酷得无比真实的原因?――令她们作出那般自以为是、焚琴煮鹤之举?

“你没有经历过。”杨若华叹气,眼神朦胧,是否也忆起前尘云烟?“就算你们可以忽视外界言论,仍然不代表这是完美的。云儿,你不懂得,有些裂痕是即使穷其一生,也无法弥补的。普通的书香世家和市井工商之间,便是格格不入,何况是这样的差距?你们现在一厢情愿,到将来倍尝沉沦痛苦,可就来不及了。谢师姐的做法,也许太无情也太无礼,但她是为你好。”

“若姨,我是晚辈,资浅无能。”我停下手里的活,认真分解,“若姨是金枝玉叶,五代以上俱是贵胄门阀,有此成见,也是顺理成章。但是讲到身份之别,我母亲,原也是贫困交集无以为生,这才加入清云。只是我母亲做的比别人好些罢了,不然她一生在民间,对朝廷大员的护卫而言,高不可攀的就是我了。门第并不能说明什么,咏刚的护卫,也不是做一辈子的。”

做一辈子,又有何妨,我只想完成这边大事,便与咏刚返乡归田,但求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耕织随唱,调儿弄女,乐也融融,趣也无穷。

杨若华笑了:“你的母亲,她是个例外,皎皎如冰轮悬照,清雅不可及,曜曜然在水一方,遗世独立。她生来便是那样一个人,天然的贵族,谪凡的神女,只供人瞻仰。不论她是什么身世,什么来历,注定了不会一生平凡。这样的人并不多。”

我叹了口气,怅惘不已:“是啊,这样的人并不多,锦云便是一个打回原形的俗世凡胎,一个企盼真实,企盼安宁的平凡之人。”

杨若华叹道:“你是因少时惨痛,在心里留下阴影,这阴影要一辈子跟着你走么?”

“我……”我想说,并无阴影,最终什么也没说。

清云这一回赴京,是十年来次堂堂正正之行为,因而排场甚大,走得不快。将近一月,方到上阱。

这地方离京城还有两百多里,计一日行程。上阱蔡家是质潜最大的对手,彼此表面维持关系,多有往来,车到半途,即有人来迎。随后质潜带了文焕回拜。

黄昏斜照,日色尚未为晚,我携迦陵出店走走。

此城不大,早年也并不达,多半是由于近年蔡家崛起之故,市肆相对繁荣。朱门高户,雕栏犹新,兴步所至,丝弦不绝于耳。

忽闻人声鼎沸,有凶恶的咒骂之声,和旁观围哄,混乱之中,夹杂一音隐约嚎哭:

“你们这帮遭天谴的!黑了心的狗杂种,老天有眼,天打雷轰啊!”

那是个老年人的嗓音,悲恸欲绝,透着走投无路的苍凉。语声未住,被粗暴的恶骂淹没:“找死的老奴才,快滚!快滚!”

“老不死的!死都死了,还想害人,把尸体送上门来晦气,要把死人病传染给活人啊!”

“滚!还不快滚!”

一阵棍棒击打,横拖竖曳直向我这边冲来,其势凶恶,跟随围观无数。我看见一块木板,一领草席,那嚎哭的老人扑在草席之上,死命抓住不放,身子随之拽出老远,他已顾不得咒骂对方,只叫:“主母!”草席之下,露出一丛乌黑浓密的头,死是个女子,年纪也不甚大。

迦陵上前喝道:“住手!欺侮老人死,还算是人吗?”纤纤玉手搭住最凶悍一条大汉的长棍,反向后推,把那大汉直推出几尺远,撞到另一凶汉身上,两人一起摔倒。

共有七八条大汉,俱是家丁护院打扮,正逞凶恶得意忘形间,被迦陵一挡,阵脚大乱:“什么人!敢挡住大爷!”

我冷冷一瞥这帮恶奴所执凶器上血红的“蔡”字,不予理会,迦陵笑道:“挡你们,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我可是要打恶狗呢!”

我扶起老人,说:“老人家,令主母已故,还是及早入土为安。”

老人哆哆嗦嗦抬起头来,哭道:“正是,主母亡故,老奴把主母遗体带回家来,原是要想葬入祖坟。”

“葬入祖坟?***什么葬入祖坟,这个女人有传染病,活着就害死不知多少人,老不死的分明不怀好意,想要人人都传染上一起陪葬!”那帮凶奴不是迦陵对手,两三个回合都已跌得头破血流,破口大骂。

老人怒道:“胡、胡说!主母……”他脸涨得通红,头暴筋涨,“不会了……过世了,不会再传染……”

既有此言,想来女子生前确有传染病,难怪那些人如临大敌,连旁观人众,在周围指指点点,也是不以为然的多。只不知这老人的“主母”与蔡家有何瓜葛,这事倒是难管。

因见这老人衣衫褴褛,在春寒料峭中浑身抖索,我摸出些散碎银两,道:“我匆忙出来,未带银两,这些且去买件衣裳御寒也是好的。老人家,你如需自行料理这位娘子后事,请到金笼客店来找文锦云。”

便在此时,一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匆匆奔来,喝退家奴,笑容满面道:“小的蔡昌。不知清云园文姑娘光驾敝处,多有得罪,见谅,见谅!”

老人本已哆嗦着接过银子,听到“清云园”三字,脸色顿时僵住:“你……你是清云园的人!”

他睁着昏花老眼对我看了一会,把银子往地上一放,对蔡家人也灰心了,一声不作,返身拉起那块放着尸身的木板,独力向前拖。

那个蔡昌忽然抢到老人之前,道:“你听着,她的病会传染,死后会不会传染谁也不知道。老爷吩咐了,无论如何不能葬入祖坟,五十两银子拿去,赶快到城外去化了!”

老人直起身,闷声道:“还……还有小公子呢?”

蔡昌脸一沉:“得陇望蜀,还不快滚!你再这样在大庭广众拖来拖去,小心自己被人打死!”

看来是他们家族内部纷争了,他既不肯收清云的银子,我也不再多预,转身离开。

到转角处,一声熟悉之极的轻笑,宗质潜双臂互抱,唇角挂了恶作剧式的笑容,看样子我滥做好人的一幕全被他收入眼底。

我继续往前走,他跟上来。直到听不见那揪人的嚎哭和盛气凌人的声音了,他才不紧不慢地说:“上阱蔡家是不会收清云园的银子的。”

我问:“死是蔡家嫡系?”

他道:“我认得这个老,是以前的蔡家总管。他既口称主母,死想必是当今丞相许瑞龙之妻。”

我吃了一惊,迦陵失声叫道:“许瑞龙……许丞相的妻子?”

许瑞龙官居极品,他的妻子应受一品诰封。一品诰命夫人死而无葬,必须运出去火化,是怎样凄凉的下场?

“所以,蔡昌是特地出来提醒威吓他的,老管家不是不收你的银子,是不敢收。”

“你上次说,许丞相恶待其妻,竟是如此过分?”

质潜道:“这还不算最过份。他不但不认妻子,连儿子也不要。许夫人母子,以及这位老管家、乳母玉凤,四人住在寒窑。那个蔡昌,便是玉凤的丈夫。”

我怔怔出了一会神,道:“别人的家事,你知道的倒多。”

他笑笑,漫不经心地说:“我若不了解蔡家,输得还要惨。”

这悲惨的一幕,久久在我心中回荡不去。那粤猊,那粤猊倒底是怎么样一个禽兽般的人物?!

清云抵达都中,居于别邸。

成宣帝初即位,曾下旨拆迁别邸,因有德宗御书碑亭,躲过一劫。数年空屋,直到最近,才解封恢复,居住如常。

父亲官至尚书,位列朝班,为两便,母亲婚后久居京都,管理北部??事务。尚书府有意建造得距别邸不远,我儿时就在文府和别邸两处往返。

那时的宗家,其商业核心也在京都。也是在别邸,我和质潜从小玩耍,须臾不分。

祖母对我母亲,原本不大喜爱,说是女子过美必致祸水,母亲连诞二女,文家男丁本来单薄,祖母于是强出头命父纳妾,母亲虽未明言反对,但是当年安排我回清云园,小妹未满周岁,为祖母强留。适因宗伯父癫疾愈重,刘玉虹也怕难以分心照管质潜兄妹,于是三个孩子一同上路。

当时清云已经出事,母亲处理帮务,焦心炙虑,再不返回京都,父亲奏请外放,相随同往南方,数次不得圣允,却激怒了祖母,一怒返回原藉家乡。

这以后,就是比噩梦更为可怕的日子了。

妹妹失足溺死,我也是接连遇到凶险。母亲则一步步逼入生不如死之境地。

多年往事,象闪电一样,明晰而猛烈地击中心房。

这些平时有意模糊了的往事,原是最痛的伤口,触一下,还会鲜血长流。

质潜无言伸手过来握住我,我没有反对,那一刻,忧伤和恐惧牵缠着交织在心头。

清云在别邸住了两天,杨若华带着我和彭文焕拜见了绝大多数朝中力持和好的官员。

到第三天,皇帝诏书到,礼部侍郎杨思汛宣诏:“制曰:朕膺昊天之眷命,握图御宇,敷化导民。泱泱之国,生灵百态。古以德诏爵,以庸制禄,宜宽有罪,使得自新。今??有功勋于先王左右,年来持身精严。着起录旧勋。钦此!”

这是赦免清云的诏书,“起录旧勋”,重新承认了清云在野合法地位。过不到一个时辰,又有诏书,这次是恢复宗家皇商身份。

如此来来往往,一天之内,连下七道诏书,每道诏书皆针对一事一人,或赦文家之罪,或追彭姓之勋,清云上下却须全体奉召,排香案,出大门跪接,接待迎送,忙得人仰马翻。

人人心中皆有凛意,这七道圣旨,完全可以只于二三道旨内一起还,且每宽赦追免一人,必加前缀“宜宽有罪,使得自新”,隐隐仍有戒持之意。这等络绎不绝,继继续续,分明是故意为之,立一下马威。

这一天传旨下来,清云多数还诰封品级,父母均受追还,只有慧姨,从头至尾未被提起。

黄昏时分,又有圣旨。快马先来报:“许丞相携旨来颁!”众人相顾骇然,这许丞相,正是清云此次上京,最忌最防之人,他和清云两下里势同水火,怎会前来颁旨?

片言间许丞相车驾已到,这一道旨异常简单:“宣杨若华、文锦云、彭文焕、宗质潜趋朝觐见。钦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八零寡妇对照组,吃瓜养崽穷开心 龙族:张楚岚魂穿路明非 顾少一抱成婚 娇丫头的替身夫婿 重生之公子谋妻 四合院之赤脚医生 掌门逼我去卧底 重生八零,苏医生她在年代爆火了 殿下请慢 戏言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