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第二章、为政篇第二 (第2/2页)

都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论语新得),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

学业有专攻,领导要通才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君子不器”如果按照字面的意思来说,就是君子不是个东西了。如果要反驳说君子是个东西也不对啊!这就是我们民族语言的伟大之处。

“君子不器”是说君子不能局限在一个领域里面。这一片是讲为政的,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领导人不能是某一个领域里的专家,或者说是专家可以,但是还要对整个领域的情况要有所研究。这就是一个管理者和一个专家的区别。

所以说一个好的管理人员必须是一个通才,就是各个方面都要懂。上下古今中外都要全面。只有成为一个通才的领导,才会身居正位,才会对事情的判断、把握上高人一筹,更会在处理组织问题上面做到不偏不倚。

下面的三句话是关于君子的进一步论述,君子先做后说,或者是说到做到,只有这样大家才会跟随你。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从正反的对比来说明君子应该有的行为规范,君子对人是有一个客观的看法的,不能因为这个人的习xìng和自己相近就对这个人很好,也不能因为这个人从自己的主观方面来讲不合适自己的喜好就不喜欢这个人,就疏远这个人。相反地小人就是喜欢和自己习xìng相近的人在一起。

这里说到了一个对团队的态度,其实用我们目前的话来说有一个词是最合适不过的了,那就是要“实事求是”。只有这样,君子才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带领组织前进。相反对于小人来说,结果就是拉帮结派,山头林立了。这个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是致命的问题。大家看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就知道,政权的问题基本上就是来自于群党之争,这里说到一个词叫“朋党”。什么叫朋党呢?朋党就是有共同喜好的人相互勾结形成的组织。如果在一个组织中几个领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党”的话,那么这个组织离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

所以说作为一个领导人来说,对一个团队里所有的人的态度的高下之分是致命的。领导人首先自己不能形成朋党,就是现在大家说的站队的问题,作为一个领导人来说你本身是“周而不比”的,那还有什么站队的问题呢?只有一个队伍了就不存在站队的问题了。

所以作为一个领导人要注意的是,人的好恶在不经意中就会展现出来,比如一个员工做的好,你肯定会喜欢他,但是对于做的不好的员工,我们更要多喜欢他,因为他做的不好,所以我们要鼓励、教导、帮助他做的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整个团队不出现朋党的问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放在这里看似和上面的君子之说没有关系,实际上关系很大。上面讲了君子要成为通才,要言行一致,要周而不比,但是作为一个君子来说,如何才能做到呢?当然大家都知道要学习,但是学习要注意什么呢?就是这段话的意思了,学习要思考,思考更要学习。学习不思考,等于你学了没有用,因为你越学愈糊涂,成了“尽信书”了。学了思考了,有了更深的思考后怎么办呢?更要继续学习,只有这样才不会疑惑。

这是一个学习、思考、应用、再思考、再学习的过程,所以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真是一点都没有错的。

五、

新入行的行规:诚实、谨慎、不为天下先。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首先说一下“异端”,“异”是不同于普通正常的,端是不在中间的,在一边的顶端。“异端”就是不一样的,别出心裁的,走极端路线的。

“异端”其实是人的天xìng,所有人的天xìng都是喜欢标新立异,喜欢和别人不一样。

孔子对于“异端”是很批判的,因为异端大部分就是不合乎事实的,虚假**的成分比较多,所以孔子说批判这些异端的东西,可以停止灾祸的蔓延。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个可是人生的大学问,人生的智慧就在于不懂就说不懂,而我们许多人最会自欺的就是不懂装懂,其实不懂就是不懂才是人生的智慧所在。尤其对于为政的人,很难对一件自己不懂的事情说不懂,但这也是一个为政的人的胸襟和智慧。对于一个组织来说,领导人的言行往往对这个组织起着决定xìng的作用。如果对于一件事情,自己不懂偏要说懂,那么对于组织中懂的成员来说,这就是不信任的开始,也是组织成员不能够“众星共之”的根源。如果不懂就说自己不懂,对于组织成员来说,这个诚实的表现可以使得大家相互信任,反而有利于整个团队的合作与进步。

接下来出场的是孔子的学生叫子张,他问了孔子一个问题,就是说自己要学习求官得俸禄的方法,这个可是很不一样的,我们知道孔子的很多学生都是求学问的,但是这个子张很是不同,也很直接,就问孔子我怎么才能够做官而求得俸禄呢?一般我们可以认为孔子会批评他的,但是没有,孔子的了不起也就在这里,他还是教了子张求俸禄的方法,但是我们接下来看他教的是什么呢?其实还是做人的道理,也就是说,把人做好了,自然就能求的俸禄的。孔子说,要做一个好的官员,首先要知识渊博,多听,有所疑问的地方则保留下来,知道的地方就谨慎的说出来,这样能少犯错误。然后多看,有怀疑的地方也要保留,了解的地方要谨慎的去做,这样就能减少懊悔。说话的过错少,行为的懊悔少,官职俸禄就在里面了。

这三段话其实是对于一个新加入领导行业的新人的一个教诲。我们都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其实往往大部分的官员烧来烧去最后烧到的还是自己。对于一个新任的领导人来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因为领导人员的变动往往会在组织内部引起震动和变化,这种情况下做好局面的维护工作很重要。其次就是要和这个组织进行融合,融合的最好方法就是要俯下身来,诚实的对待组织的人和事,最高的智慧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了。最后强调的是出言和行为一定要谨慎,在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内去说去做。只有把内部的情况全部模清楚了,对组织内部的事情完全了解了,对组织内部的人完全认识到位了,通过自己的判断和思考,结合组织状况进行新的部署和调整。正所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是矣!

六、总经理和部门经理的侧重点

哀公闻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勤。”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这一段是讲为政的政治问题了,我们前面讲过了一个领导人首先自己要行得正,守信用,但是在社会活动中,人和人,人和事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所组成的人情网是很难去协调的。我们要知道,虽然是人和事,但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人去做的啊!所以到最后还是人和人的关系问题,这是个大问题,大到全人类的问题了。所以说人情难却,领导何以自处与处人呢?

这里孔子从组织下属的任用和领导人自己的行为上做了论述,他说,如果要老百姓服从你,应该把正直的人放在曲邪的人之上,如果把曲邪的人放在正直的人之上的话,那么老百姓就不会服从你的。

这是关于老百姓服从zhèng fǔ的论述,那么怎么样才能使的老百姓勤勉、恭敬而且忠诚呢?那当然是为政的人自己首先要做到勤勉,并且对天下百姓恭敬了。所以孔子说要以庄重认真的态度去对百姓,老百姓就会恭敬你,像自己孝顺父母,爱护子女一样的去爱护百姓,老百姓就会忠诚于你,奖励那些有善举的,对那些不懂的要进行教育和感化。

这两段话还有一个问题要弄清楚的,那就是第一段是对国君而言的,而第二段是对于权臣而言的。对于国君来说,最关键的就是选对人,对于权臣来说就是要做好自己了。这个是不同的。

第三段是有个人问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出来当官呢?你说的那么好。孔子说的是什么呢?孔子说《书经》里不说了吗?一个人在家能够孝敬父母,兄弟友爱,社会朋友和谐,这不就是政治吗?这个话我们要注意啊!孔子是讲学的,他讲为政是讲大原则,大方向的。是理论的范畴,而不是实际的方法。这属于思想哲学的范畴,而不是政治工作的方法。这个境界是不一样的。所以孔子没有直接说明,只是说齐家做好了也就是政治了,因为你说多了别人也不懂。何必多说呢?

我们说作为一个组织的领导,或者说一个组织部门的领导,他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一个公司,总经理的侧重点就是选择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那么部门经理的侧重点就是带领部门的人去发展。所以说总经理要“知人善用”,部门经理要“以身作则”。这个侧重点是不同的。

那么对于一个总经理来说,这个人和人所组成的公司所形成的关系网可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呢!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原则,那就是要把正直的人放在曲邪的人的上面,这个很重要,例如对于一个销售的部门来说,可能有的人销售业绩是第一的,但是他就是不能做部门的一把手,因为他没有达到完全正直的地步。但是另外一个人虽然业绩不如这个人,但是为人很正直,那么他就可以作为这个部门的一把手,因为他正直,所以处理问题没有偏差,大家都认可他处理的问题,谁也没有反驳的话可说,这个就很好了!对于那个销售业绩第一的人来说,他的成绩会得到部门经理的完全认可并能够获得完全的尊重的,这样的架构能够很好的使得这个部门沿着正确的方向去运作。这也是我们在经济活动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

那么对于一个部门的经理来说,这就和我们刚才讲的正直的人在曲邪的人之上的问题对应上了。你要注重的就是自己,怎么样把自己做好是很重要的,自己的行为、态度、信用、正直直接影响到整个部门的团结与发展,首先使得自己成为部门的榜样,这样部门成员就会拥护你,跟随你的发展开拓。

孔子对于这个为政的原则看起来很平淡,但是实际做起来却是非常之难,因为无论哪个层面的领导人,周围都是组织内成员和组织外成员编制起来的重重人情网络,要在这些高帽子的下面做到自我的修养和用人的正确非常不容易,所以我们讲这段话作为领导人一定要注意的。

七、言而有信,勇于担当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这段是为政的点睛之笔,信用是为政的根源,所以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信用,其他做的好都是没有用的。“輗”是古代大车辕短与横木相接的关键,即就是牛车上一根套在牛肩上的挂钩;“軏”是古代小车车辕与横木相接的关键,即就是马车的挂钩。这两件东西都是关键,如果没有,车和拉车的就不能结合,自然车子就不能走动了。所以说,信用就是这个关键,如果没有,那即是车再好,马再壮都是没有用的。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最关键的点都是在这个信用上面。

那么说完了这个关键以后,出现了一个关于预知的问题,就是那个想当官的子张问的,“十世”是个抽象概念,实际上是表示很长远的意思,但也有一些时间概念的,比如中国古代一世大概的时间是三十年,子张的意思是是不是可以先知,可以预测将来历史的演变,可见这个子张确实是一个特殊的学生,他问的问题都比较不合孔门的逻辑。孔子是怎么回答的呢?因为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孔子比喻了一下,说是殷的文化是由夏演变而来的,由于时代变迁,所以有所增减,这是可以知道的;周的文化是由殷商的文化演变而来的,也有所增减,这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周以后的时代,文化的演变也是大体可以知晓的了。这是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只要对历史研究到位了,加上自己的学问和智慧,这些是可以根据演变来知道的。

这段放在为政的这篇里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历史的演变不是一个乱序的问题,它是一个有一定历史规律的演变,我们知道秦统一中国后重用邢典,原因就是秦以前的问题就出在这个乱上面的。那么汉朝立国的时候则注重于恩典,这是由于秦的邢典给社会带来的问题所运用的演变,这虽然是一个方面的例子,但是可以说明历史演变的规律的可循之处。

那么对于一个领导人来说,这个组织的历史就是一个鲜明的镜子,作为一个领导人来说,知晓这个组织的历史就能够对这个组织的将来作出一定的修正和变革,以便使得组织能够更好的适应目前新的环境。这个很重要,是属于一个领导人的预见、判断和处理的超人之处。

为政的最后一句话又扯到了鬼神的问题上去了,我们知道,一般来说最后一句都是这个篇章的结论。那么为什么为政的结论会是这个“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呢?这个我们要好好的研究一下呢?

我们讲一个为政者关键的点是信用,在为政上的方法是自我修养,即为政以德,即要以孝治天下,态度要恭敬,要诚实,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等等。那么这些都是为政的前提和过程。对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结果,一个优秀的为政者还需要什么呢?那就是要有担当,要勇于承担责任。一个领导者必须对自己的组织所有问题承担责任,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最后这一句话要连起来看,就是说不是自己要祭祀的对象而去祭祀就是谄媚,需要见义勇为的时候不挺身而出,就是没有勇气。

所以说领导人的勇气是必须具备的对象,勇于承担,勇于担当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我们在社会上经常可以看到某些出了问题的单位,领导往往找不见人,把下属推出来做挡箭牌,结果就是舆论四起,单位形象声名狼藉,最后实在扛不住了被迫无奈站出来的时候已经迟了,你这个组织已经离关门差不多了。

我们对为政篇来总结一下,为政篇主要讲的是领导者,领导者自身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个人品质,在工作中应该在那些方面做到位呢?主要就是讲了为政的人和为政的事这两个问题。一个为政的人,在不同的层面上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呢?首先要为政以德,用自己良好的行为所带来的好的效果来使得组织成员都能够遵从你,团结在你的周围;自我要守信用,要说话算出,言出必行,不要朝令夕改,造成混乱局面;还要有通才,在各个领域都要有所懂;要诚实,不懂就是不懂;最后要勇于担当,困难面前要勇敢站出来承担责任。

那么在为政这件事情上一个领导者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要会观察人,了解人,知人善用,把正直的人安排在曲邪的人之上,才能在组织中起到正确的前进方向;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做思想工作,把事情的起因做细致做扎实,就能实现“无为而治”;要会通过事情的起因和过程学会判断与控制,使得事务发展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还要正确引导,以信用为基础,以担当为责任,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等等。

由此可见,为政篇虽然是讲古代执政领导的内容,但是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来说真的是宝贵难得。所以我们要细细研读孔子的《为政》篇,无论你在什么行业从事什么工作,这些见解和论述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材料。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主公,臣妾恭候多时 宋言 末世重生之逆袭吧,少年! 冒牌小太监 土鳖领主 迷陵 幻想记 大宋悍匪 天脉谜踪 王牌战将